引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感知、创意实践、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美育。”在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小学美术课程育德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单纯的美术知识讲解及技能培养,还需要发挥出该课程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建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更为高效达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切实培养出当下时代所需求的人才。可是,小学美术课程育德工作究竟要如何开展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深挖育德因素,推进德育教育
课堂是小学美术教学主阵地,更是师生良好互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舞台,而教材则是课程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良好的导向效果[1]。纵观小学美术教材即可发现,在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材中也编排了不少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这也为育德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切入点。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育德工作,自然要在教学之前先加大对美术教材、教学内容的解读,通过这一举措来深挖美术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德因素,然后再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情感需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来切实提升育德效果。以“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为例,这一节课中蕴含着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推进育德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早期甲骨及石头上的象形文字,借此来帮助学生了解象形文字历史,此后再借助甲骨文、小篆、金文等不同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日”、“门”等汉字,这样学生就能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对我国古代象形文字产生一定的认识,切实强化学生对于汉字悠久文化的认识,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及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以此来助推学生民族荣誉感及爱国之情得以提升,从而高效落实育德开展目标。
二、 聚焦教学内容,拓展道德概念
“道德”并非是一个狭隘的概念,小学美术教师要想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育德工作,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聚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即可围绕着美术教学知识点来为学生拓展道德概念,这样学生就能在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对道德形成较为深刻的感悟,以此来达到一个高效的育德效果。在此期间,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深入把握美术知识要点及重难点,针对小学生思维能力不足这一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聚焦内容进行育德拓展,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师道德情境引领下对美术知识形成深刻认识,还能很好地强化学生道德品质,以此来更好地助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以“认识图形标志”为例,这一节课导语就是:“当你行走在马路上,或是进入商厦购物,亦或者是参观博物馆及美术馆时,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吗?在实际生活中看到这些标志,你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其含义吗?假设你自己是一名标志设计员会对现有哪些标志进行改进?为什么?设计标志从某些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你们在设计过程中要融入什么样的理念进行设计?”这样学生设计及创作热情不仅能够得到激活,还能让学生在教师道德拓展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意识,以此来切实提升美术课程育德效果[2]。
三、 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也涌现出了不少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而且相较于其它教学方式其具有真实性、情境化、生动化等优势,深受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为此,小学美术课程育德工作在开展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合理的情境,这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能置身于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切实提升育德效果。以“最受尊敬的人”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为什么是他们?”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导入下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此之后,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罗立中先生创作的《父亲》这一画像,然后再让学生深入情境思考:“如果你们在集市上看到这样一位满脸皱纹及汗珠的贫苦老汉,你会出现什么样的想法?在看到这一副画像时,你能联想到自己父亲逐渐衰老的容貌吗?有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引领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有效启迪学生感恩父母、尊敬老人,以此来达到育德效果。
四、 借助传统节日,丰富美术育德工作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小学美术教学,亦或者是育德工作开展,都不能只是局限于简单的理论说教。为此,小学美术课程育德工作要想有效开展,教师自然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来鼓励学生创意思考及美术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还能很好地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学生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荣誉感,这样就能切实提升小学美术课程育德效果。例如,考虑到元宵将至,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与元宵节相关的典故、资料、习俗,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元宵节与“花灯”之间的渊源,此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各样的花灯资料、制作流程,并且邀请学生一起制作并且布置节日氛围,这样整个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变得十分有趣生动,还能促使育德工作有趣开展,以此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育人实效。
五、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强化学生团队意识
小学美术课程育德工作在推进时,教师还可以针对美术学科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来为学生设计一些动手操作项目或者是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到美术实践中,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美术技能、强化学生美术知识掌握情况,还能促使学生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得以形成,这样也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育德效果。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还需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美术学习热情不仅能够提升,还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美术教学。以“彩泥世界快乐多”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先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海底世界》,要求学生在视频观看中观察鱼的外形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鱼的特点以及要如何借助这一节课所学来捏出自己喜欢的鱼?这样各个小组就能在创意任务引领下合作讨论、深度探究,切实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及品质[3]。
六、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本就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双重特点,这也决定了该课程具有育德功效,身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育德的重要性,立足于美术教学内容深挖一切可以利用的育德因素,这样才能在创新美术教学课堂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价值观及道德品质,以此来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翁小婷.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德育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12):115-117.
[2]肖玲玲.“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美术德育融入路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20):117-119.
[3]张安琪.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德育渗透路径[J].新智慧,2023,(2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