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齐巧云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星桥第二小学 311199

摘要: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通过复习,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已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校、本班实际,因材施教。有效的复习课要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注重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长期以来复习课都像“炒冷饭”,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也不知如何下手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对复习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二是对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还是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这就给复习课的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高效的整理复习课呢?

一、明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预期结果,它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往教学中,相对复习课来说,教师会更加关注新授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殊不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同样重要。一个好的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能有效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提升学生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三方面:1.知识梳理2.查漏补缺3.提升思维。主要以梳理知识点和练习为主。教师要根据学情、根据单元内容有序开展教学,可以先理后练、先练后理,也可以边理边练,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去选择。若某单元的记忆性知识点较多,概念之间联系紧密,例如通分、约分、化简、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梳理就可以占据整节课的较大比重。上复习课(练习课)要始终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结论,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复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复习课上的内容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如果不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复习情境,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因此,复习课更需要老师用心去创设情境,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平均数”的知识时,教师很清楚地知道孩子们对于和老师相关的事情都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以自己的比赛经历为主线,引导学生收集、分析数据,并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再次感受到平均数易受影响的特点。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兴趣盎然,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圆柱和圆锥》复习课中,教师通过将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过程和知识点,以动画的方式呈现,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来回顾学过的知识,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堂趣味化,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近日,笔者对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的五六年级同学进行了一次结论调查,调查内容是:“亲爱的同学们,在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过了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书上有这么一个结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你认为这个结论对吗?如果认为是对的,请写出你的理由。如果认为是错误的,也请写出你的理由。”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3%的同学不理解推导过程或印象不深刻导致遗忘,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只是记住了公式,而不知道公式是如何推导而来的,这就造成学生不能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灵活地解决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不少同学在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有的不敢提问,有的提问了却被教师忽视。

在当下的新授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耽误课堂上的时间,往往会忽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不敢提问也不愿提问,对新知的理解自然也就掌握不够透彻。复习课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最佳时间,教师更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学会释疑,给足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交流环境,学生在没有任何拘束的情况下,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课中的练习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注重作业布置的层次性与灵活性,并且做到少而精。作业的设计要有典型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和趣味性,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善于设计阶梯、对比、化错型的练习题,牢固地把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充分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深化理解数学的本质特征,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对这三者的本质特征理解不到位,常常出现混淆的情况。因此在整理复习课上,老师设计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并提问:同学们画的直线、射线、线段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大声汇报出自己所画的长度。当学生信心满满时,教师不着急表态,而是默默地盯着同学们的眼睛。这时,同学们马上意识到可能出现问题了,思考片刻后马上大声回答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性:线段是有限长的,是可以量出来的;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量不出来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它也是无限长的。其他同学听了以后也恍然大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太多讲解,只是抓住学生出错的关键点,设计了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就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这个易混淆知识的关注。相信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会更有效!

五、重视整理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的方法有很多,但无一例外的是,教师都必须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等,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的知识和概念作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归类及整理,使得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

(一)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

复习课上,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把细小的知识点按类别有条理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的全景图,它以图形化的形式呈现,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注意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要求每个学生将所学内容先凭记忆画出大致的内容结构图,再与教师的范本进行比较,仔细查缺补漏,这样的复习学生记忆更深刻,能更有效地达到复习的目标。

(二)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学科之所以具有逻辑性,是因为它具有严密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小学数学教材每一部分知识点往往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通常运用到转化的数学思想,它能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路径之一。因此,利用转化思想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它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而来,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因此,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描绘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相互联系。通过这样的描绘与整理,相信学生一定能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各个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已学的知识点在他们脑中是零散的,他们不能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只能用比较简单的条目式对知识点进行罗列而已,还不具备有条理地整理零散知识点的能力。因此,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将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复习,并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逐步趋于系统化。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中,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贴标签纸的面积、制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路面的面积、各种管子、柱子刷油漆……充分掌握求侧面积的几种情况;通过分组给圆柱刷油漆,进一步体会如果这个圆柱是大厅柱子时、是圆木桩时等多种情况需要刷几个面;通过动手切萝卜,让学生感受“切”出的新的表面的大小以及形状;通过如何把圆柱体萝卜“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出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削去部分的体积占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在这节复习课上,教师将整个复习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主收集、整理、交流,充分发挥了小主人翁的学习精神,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还在解决有关圆柱圆锥的知识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总而言之,复习课必须废除“炒冷饭”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校情、学情,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充分展示自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美) 威廉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M]. 赵萌,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10.

[3]克鲁切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

[4]王洪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J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4期[5]何丽婧;趣味复习,事半功倍[ 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