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把握学生心理提高课程兴趣——浅谈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马玉良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中学,甘肃临夏731400

摘要: 学习兴趣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通过深入研究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旨在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提高课程兴趣。文章分析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现状,并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化学活动、注重实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优化教学评价等策略,以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学科兴趣的关键时期,而化学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浓厚的兴趣。因此,本文将深入探究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科探究的热情,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启示。

一、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意义

(一)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时,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深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地进行学科学习。兴趣可以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度[1]。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学科知识,乐于迎接学科挑战。

(二)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有助于拓展其知识结构。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之一,当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他们更愿意深入探索深层次的化学概念,形成更为丰富的知识网络。通过学科兴趣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建立起有机的知识联系,提高对不同概念之间关联的理解,进而加深对整个化学体系的把握。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兴趣的培养不仅仅关乎对特定知识点的理解,更包括对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深入学习化学,学生将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的技能,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些方面的全面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个体,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学生普遍对抽象的化学概念缺乏兴趣,主要源于化学涉及到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等抽象概念,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形成直观的认知,导致对这一学科产生了困扰和抵触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主动深入思考和探究,使得他们欠缺对化学知识的主动接受,使学科学习变得乏味。

(二)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的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变得单调乏味。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却缺乏对学生实际兴趣的激发和对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呈现。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难以在课堂上产生浓厚的学科兴趣,学习过程显得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深度理解的欲望。

(三)理论脱离实际

学生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学习体验,使得化学知识无法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2]。当前的教学方式较少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经验结合,导致学生难以认识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减少了学科学习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距离感。

(四)忽视实验教学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实际体验和深度理解。实验实际上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但目前实验教学的机会有限,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书本和图片了解实验过程,难以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和奇妙之处。这使得学生对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感到模糊,影响了他们对学科的整体理解。

三、初中化学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有趣的问题和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比如,可以设计基于实际应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如生产、环保、医学等,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和思考,增加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另外,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科学习中。通过引入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够感受到学科的实用性,激发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例,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生动的实验情境,以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图示或多媒体资料展示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接着,通过生动的语言,如描述生活中火焰需要氧气维持燃烧的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科兴趣。最后,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与同伴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丰富化学活动

引入多样化的化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的有效途径[3]。实物演示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通过展示化学现象,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和感觉上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或者简易的实物进行演示,如通过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方式,直观呈现化学反应的过程。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又能提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增加学科学习的趣味性。

此外,小组合作实验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不仅能够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还能培养团队协作、沟通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科学习更加有趣,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科参与度和学科兴趣。

以“水的组成”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水净化的小实验,以模拟实际的水处理过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搭建简易的净水装置,使用简便的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模拟水的过滤和净化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将了解水净化的原理,并体验到自己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过程。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小组分享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水的组成与净化技术,并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水资源。

(三)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并观察实验现象,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4]。同时,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仔细测量、混合化学物质、观察反应结果等,这些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严密的思考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和乐趣。例如,通过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等有趣的实验现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从而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生动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器等,激发学生对气体的兴趣。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在实验中,学生将观察气体的产生,感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如气体的泡沫和颜色的变化。通过这个亲身体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形成与性质。

(四)联系生产生活

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工业领域,可以介绍化工过程中的催化反应和合成反应;在农业领域,可以探讨肥料和农药的原理;在医学领域,可以讲解药物的制备和化学反应机制。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

结论: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初中化学课程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化学活动、注重实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优化教学评价等策略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热情,提高他们对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素质的培养。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提高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海霞. 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J]. 新课程, 2022, (34): 138-140.

[2]陈琴. 提升学习兴趣 消除畏难心理——初中化学教学转化学困生的七条路径 [J]. 读写算, 2023, (28): 119-121.

[3]刘玲芝. 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J]. 科普童话, 2019, (40): 23.

[4]黄娟. “兴趣学习”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探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2, (26):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