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把双刃剑,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产生巨大的转变和升级,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传播内容数量不断增加,传播影响效果不断扩大,为高校师生快速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了表达想法的多种媒体平台,高校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同质化倾向,乐于接受新信息并广泛传播,参与意识强烈,由于大量有关社会发展、学校建设、学生见闻等信息层出不穷的涌入师生视野,对其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也对其中高校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难度。因此,高校应当精准掌握网络舆论的特性,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维护一个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指的是公众借助网络途径,表达和传播自己对所关心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话题的看法和意见。”[]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可表现为“潜伏与酝酿阶段—爆发阶段—缓解阶段—反复阶段—衰退阶段”。[]起始对事件关注程度低,网民没有形成统一看法,因此早期的呼声容易被掩埋,而后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呈爆发式,采取强制封锁手段会使舆论进一步发酵,负面影响加大,采取正面回应往往会使舆论的热度降低,反之则不然,而后随着公众的兴趣度降低,事件出现的频率就会降低直至消失。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传播主体隐蔽性
在互联网平台,网民可以在浏览和发表言论时把一切个人身份信息隐匿起来,从积极的一面看可以增加用户参与度,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正是如此,网民在发表言论时自由大胆,不用考虑承担任何后果,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随之而来。
(二)传播速度即时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舆情传播与信息更新,使信息跨越地域,迅速全球传播。热点事件或话题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形成连锁反应。
(三)传播过程互动性
网民在信息海洋中依据个人喜好与需求,自由选择所关注的话题与信息,自由发表见解,积极投身于各类讨论,与其他网友展开深度互动,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个体的参与度。
(四)传播结果复杂性
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包括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网民的知识背景、立场观点各异,对同一件事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网络舆情中往往夹杂着大量情绪化的言论和非理性的观点,这些言论可能迅速传播并影响公众的判断和态度,所以网络舆情影响的结果积极和消极并存,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深入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诸多特性,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它不仅是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节点的关键,更是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导航。同时,高校工作者若能精准掌握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所展现的周期性特征,对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顺畅推进,其意义不可估量。
三、高校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高校网络舆情定义是王健提出的:“特指与高校相关工作存在相关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这里把常见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归结为以下三类:
(一)教学质量类
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以及教师授课质量不佳等问题,都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减少他们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可能会在网络中引发公众舆论的波动。就此学校应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关注学生兴趣需求,强化舆论引导。
案例1:某高校某门课程因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课堂管理松散,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低,引发学生集体向学校反映,另一所高校在调整课程结构时,未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变化,新开设的课程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没有落实产教结合。学生和家长通过微博、校园论坛等表达意见和建议。
(二)学术不端类
有如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诚信行为,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公正性。也有如导师利用职权之便性骚扰胁迫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这完全背离了为人师长的形象与实质。以下案例均属于高校导师学术不端的行为,严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损害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丧失师德。
案例2:2024年1月16日,某高校11名学生实名举报该校黄某某教授,在论文造假、教材编写造假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该校迅速成立调查组,舆论对学术不端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案例3:2024年7月21日晚,某高校在读博士生王某,在微博实名举报其导师王某某教授,涉嫌性骚扰及后续的长期打击报复行为,随着58分钟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此事件的广泛关注。该校接到举报后,迅速行动,于22日上午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将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快处理此事,并于当日晚间发布情况通报,确认事实并公布处理决定。
(三)学校管理类
校园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校园暴力、安全事故等,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学校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甚至会对受害者造成长期负面影响,此类事件最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舆论的热潮。
案例4:某高校食堂被曝出原材料为过期食材,另有某高校被曝出餐具消毒不到位,卫生不达标,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和讨论,引来了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最终高校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对食材安全和餐具卫生进行监管和检查。
案例5:2023年7月,某市中学体育馆因违规堆放珍珠岩使雨水聚集,最终造成楼顶坍塌,伤亡情况惨重。该事件迅速引起关注,国务院安委会对该起重大事故实行挂牌督办。这起重大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建筑安全问题的广泛讨论,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事故责任方强烈谴责,对类似安全隐患表示担忧,对加强建筑安全监管的呼吁
四、高校学生社会心理
媒体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报道内容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情绪。媒体传播、人际关系同社会环境变迁、经济状况、政治因素、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个体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着社会心理现象。高校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发展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其社会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强烈的求知欲望、情感丰富且敏感、社交需求强烈、参与意识增强。
(一)强烈的求知欲望
高校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期,他们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在网络舆情发展中,高校学生注重日常交流分享、生活学习寻求帮助、能力提升小技巧、关注热点表达观点等,大到涉及国际国家安全,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引发一场网络舆情,他们对多个领域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求知欲强的学生通常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热衷于从多媒介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出问题、假设和解决方案,并通过事件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期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在遇到问题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主动寻求答案,具有钻研的学习态度。
(二)情感丰富且敏感
高校学生的情感丰富且敏感,易受学校和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容易情绪波动,容易盲目跟风,产生从众行为。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舆论导向出现时,学生的情绪化表现可能会更明显,以至引起过激行为,这对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巨大难度。
(三)社交需求强烈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三观形成期,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喜好色彩,缺乏理性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未来发展。高校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上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他们乐于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在交流中获得共鸣,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也会成为他人的倾听者,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群体存在同质化倾向。
(四)参与意识增强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新鲜事物积极关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随着自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更为明显,人人都能成为观点分享者,在互联网平台上分享交流观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贴吧、微博、QQ空间等平台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社交需求,小红书、哔哩哔哩、知乎问答等各类媒体使用度逐渐提升,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开放式的平台上得到满足。
网络舆情中充斥着大量情绪化的言论和非理性的观点,这些言论可能引发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特别是面对负面舆情时,学生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造成情感压力。在海量的信息冲击下,学生可能难以分辨真伪,削弱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网络舆情中的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进而误导行为选择,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决策。因此,了解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发展特点,可以为下一步提出可行性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奠定基础。
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从社会心理角度深入挖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有助于了解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进而帮助舆情管控部门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舆情治理方案及措施。高校网络舆情出现问题时,应做到因势利导,善于利用形势和趋势根据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和高校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特点,引导事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高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
1.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为高效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显得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网络舆情的宣传工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监控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汇集来自各个网络平台的相关舆情信息,构建一个基于数据驱动的舆情监控机制。在可预见的网络舆情出现时提前做好预警方案,防止网络舆情朝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很多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类的博士,教师队伍呈现高学历发展态势。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能对学生网络舆情动态有更精准的把握,及时关注学生的社会心理和利益需求,在问题出现前做好预警防范,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关注学生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创造性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做到关注整体兼顾个体,开展主题班会和一对一访谈辅导相结合,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尽可能规避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为补充专职教师队伍,兼职工作者也是重要力量,可以聘请新媒体运营人员参与到校公众号、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建设中,也可以给高校工作者进行新媒体运营的培训,在网络媒体平台上进行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3.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学生媒介素养体现在对各种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和评估等方面,培养学生高媒介素养是防范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手段。从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了解学生群体的想法是便捷的途径,建立一支高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干部队伍尤为重要。以大学生党员为起点,鼓励他们成为高校工作者的学生管理助手,给学生群体以正向引导。此外,在与大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的接触中,密切关注他们的媒介素养,适时给予引导。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视频、微博互动等方式宣传,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线下通过党日活动、开展班会,也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多种学生群体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高媒介素养。
(二)高校网络舆情处置策略
1.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学生社会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机制。通过设置与高校相关的关键词,利用平台监控收集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舆情发展态势进行监控,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随着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应对数据不断更新、反复监测,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处理机制,加强学校各方面的监督治理,提升舆情处理效果。同时,当出现网络舆情问题时,应给予及时的关注、正面的回应、公正的处理,快速回应网络问题避免造成高校过多的负面新闻,给社会公众及时的安慰。
2.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利益诉求
高校网络舆情出现时,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强大的集体意见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此时,高校及相关部门应给予及时的关注、正面的回应、公正的处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诉求,将客观事实和处理结果公之于众,积极解决问题。否则,故意遮盖事实、回避问题,采用删视频、删评论等手段会遭到反感和质疑。也应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需求,让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发出公正的声音。
(三)高校网络舆情反馈总结
1.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反馈机制
为保障高校舆情工作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反馈机制,才能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建立反馈平台,调动相关部门及师生对舆情事件进行监督,包括舆情处理的结果、解决问题的时间、过程中是否存在舆情隐患等进行评估;建立专家库,进行更为科学的分析评估,根据舆情事件的影响程度邀请专家进行评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案例库,客观记录舆情处理过程,方便公众对舆情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2.高校相关部门及时总结
高校相关部门应对舆情事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如网络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及时对舆情事件的获取,投资经费不足,当出现问题时部门间协调配合效率低,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等,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向相关部门反应,总结经验教训,为类似舆情事件的治理提供依据。
综上,高校网络舆情对学校形象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高校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特点,以真实的舆情案例为背景分类剖析,以舆情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提出了可行性高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高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处置策略、反馈总结,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