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研究

李珍斌

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200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抽象的学科,而基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好奇心强等特点,在小学数据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动手实践操作则是提高小学生思考能力、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动手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实践促进大脑思考,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更具体地展现并记忆,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操作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其综合能力中重要的一项,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阐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一)丰富课堂学习体验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体验,往常的上课听讲,学生所获得的是一种间接的体验,因为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是第一步,将新知识运用在做题中才是学生获得的第二步体验。这样的体验所获得的成就感并不强烈,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是较为枯燥和乏味的。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所得到的快感也更加强烈。

(二)提升数学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心理和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旺盛,有着非常充沛的精力,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定力并不能支持他们集中注意力一节课,总是会出现走神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动手操作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学生自己操作,自己体会,想要操作正确,赢得教师的夸赞,就需要认真听讲,这是一个很好的循环,使学生更加专注在课堂学习上。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

传统的教育下,学生只有一种解题方式,就是思考,但是,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样性,如果学生选择的思考方式与解题的步骤有差距,对知识的掌握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长期用单一的解题方式思考多种题目会限制学生的思路。而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可以为学生提供另一种解题方式,那就是通过实践解题[1]。这种解题方式可以直击题目的要害,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题目的正确率更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多的解题方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策略

(一)营造良好实践氛围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往往比较枯燥、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去创新、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动手实践操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实践操作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深入了解和分析实践操作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例如,在学习“圆锥与圆柱体积”时,教师可以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好底和高相同的圆锥与圆柱模型,引导学生将两者进行比较,并进行大胆的假设,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来证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两个模型中装满沙子,然后分别测量模型里沙子的重量,从而得到两者之间的大概比例。通过各种形式的 实践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与问题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长远发展。

(二)创设实践情境

  动手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此,教师要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引出基础知识,而还原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去动脑思考,通过动手自行操作实践,更加深入地去理解知识,促进对数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做好指导和组织,让学生们有序地在课堂当中去参与,去实践,让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位置与方向》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巧妙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们去动手实践操作。可以在教室模拟一个整个学校的场景。利用学生的桌子作为各个标志。如操场、办公室、音乐教室等等。让学生们分部分来参与实践。一些同学选择站在桌子的旁边,可以向学生们描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让另一些学生进行猜测和寻找。也可以让学生们去描述别人的位置,这样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方向感。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整个课程当中动起来,提高了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在这种课堂氛围内,在放松的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当中,提高数学能力。

(三)融入数学游戏创设趣味实践课堂

动手操作实践能调动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对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与学习。在新课标教学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优化与革新,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出发点,融入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构建兴趣化教学课堂,带动学生积极展开学习。因此,为了高效落实寓教于乐式的教学,数学教师要引入一些符合学生思维的游戏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学习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3]。例如: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入有趣的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设计“七巧板游戏”教学,先为学生展现几幅图形照片,学生通过图片的对比,用手中的七巧板来还原图画中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图形化的内容可以有各种小动物、动漫人物等,这些事物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形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寓教于乐式教学得以实现。

(四)优化实践教学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实践教学过程,注重鼓励和引导。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就是在数学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达到实践操作的良好效果。在课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进行课堂实践,促进课程效率的提高。同时,将动手实践操作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优化、创新实践操作教学形式的步骤,构建完善的实践操作教学体系,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在优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之前先进行全方位地思考与分析,然后按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设置相应的操作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充分地掌握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时间,在重难点方面给予更多的时间,也为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辅导,以免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无法完成教学的要求。动手实践操作在教师的不断优化中逐渐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教学架构,以确保学生的动手操作质量,并长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4]。例如,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在进行万级亿级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出实践要求,让学生们在生活当中去寻找出现的大数,每个人去寻找十个,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学生们对于教师的要求就会更加认真完成,在生活当中更多去留意大数并进行记录,在看的同时,其实学生们就已经在内心中把它读了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巩固知识。在分享交流的课堂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数字,并且把它读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力和参与能力。如果有学生读错数字,教师也要及时给学生们进行纠正,查漏补缺,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实践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提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联系生活设计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运用数学思维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不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充分运用之前学到的旧知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让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还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5]。此外,教师要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发展。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图形,让学生不自觉地就会把数学应用到实践当中,从理论回归到现实中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裁剪一些几何图形,像平行四边形,矩形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概念。而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这门课程,对数学学习具有期待感。实践操作学习能够把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加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从而真正学好数学,开拓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

(六)开展合作实践活动

小学生现在正是处于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根据这个阶段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上日程,把学生的积极性给他提高起来,不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的心态,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动手实践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划定不同的小组,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优点,小组之间的互助学习,要有效率地进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对实践操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确保实践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教师也要区分重难点,提高实践活动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

(七)优化评价方式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其他阶段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激发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数学素养的提升。为了提高动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建立合适的评价体制,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根据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学提出新要求,教育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成绩和基础知识教学,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教师采用积极正确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评价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开展更为合适的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还可以促进学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以上的学生互评和教师反馈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角度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此外,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表现欲,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同,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上批注相关表扬语言,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体会数学的魅力。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海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9(10):94-95.

[2]李晓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试题与研究,2020(07):168.

[3]魏红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探究[J].家长,2021(33):139-140.

[4]秦小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家长,2022(24):123-125.

[5]陈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