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区别

姚瑶

靖江外国语学校 江苏泰州 214500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区别。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板块式”教学模式的起源和基本理念,随后详细分析了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实例,以及与传统线性教学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板块式”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相互关联的“板块”,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关键词: 板块式教学模式;其他教学模式;区别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将其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一、“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结构化的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板块式”教学模式强调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或称为“板块”)都聚焦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板块之间存在逻辑联系,但又保持相对独立,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2. 教学流程的层次性推进

在“板块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流程设计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性推进。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逐步适应新知识,减少认知负荷,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

1. 学习主体性的强化

“板块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2. 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

在“板块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 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1. 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板块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以适应不同板块的教学需求。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2.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板块式”教学中,评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为教师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板块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比较

(一) 与传统线性教学模式的对比

1. 教学结构的对比

传统线性教学模式通常遵循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学内容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相比之下,“板块式”教学模式则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教学结构,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从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2. 学生参与度的差异

在传统线性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参与和互动机会。而“板块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 与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模式的比较

1. 教学目标与实施策略的异同

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模式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板块式”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更侧重于通过实际项目来整合跨学科知识,而翻转课堂则侧重于将课堂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外,课堂时间用于深入讨论和实践。“板块式”教学模式则在保持结构化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板块化的设计与这些模式相融合,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实施策略。

2. 教学资源与技术应用的对比

在技术应用方面,“板块式”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模式有较多相似之处,都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然而,“板块式”教学模式在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上更加注重内容的模块化和层次性,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资源时更加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适应不同板块的教学需求。

三、实施“板块式”教学模式的挑战与策略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板块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协作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具备更为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深刻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师需要设计出结构化的教学板块,这些板块应当能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胜任这一角色,教师必须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们应当通过参与教育研究、专业培训以及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力,以便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反思教学实践,教师能够识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自我驱动的专业成长,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模块化开发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易于学生消化和应用的单元。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他们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设计出既符合学科逻辑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材料。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动画、互动软件等,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和实践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此外,教学资源的创新整合还涉及到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资源,教师应能够筛选和整合这些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板块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整合教学资源时,教师还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中获得成长。这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自我监控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在必要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成就。此外,自我反思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被鼓励在完成每个学习板块后进行反思,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识别优势和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出相应的改进。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板块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还需要掌握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

结论

“板块式”教学模式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要成功实施这一模式,需要教育系统、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支持性的教育环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不同学科和教学环境中优化“板块式”教学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和制度支持,促进这一模式的广泛实施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锡亭.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板块式”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09,(22):48-49.

[2]牛锡亭.新课程背景下“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再认识[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6):41-43.

[3]张卫东.实施“板块式”教学深化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J].职大学报,2007,(04):125+142.

[4]宫艳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板块式”教学模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5):22+92.

 

本文系泰州市2020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板块式教学模式研究”(zghyb2020-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