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变化,全国各地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更高的挑战,如何构建品质课堂,成为了当前广大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转变思路,想办法增强学生的主体认知、合作探究,在亲身实践中获取丰富知识,实现良好发展。其中,操作能力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缺的一项能力,具有极强的发展性、实效性,深受教师群体的关注、践行。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意义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意义重大,以下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推进物理教学改革创新。部分教师扮演着课堂的“主宰者”,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在此模式下,学生如同被拴着绳索的羊,教师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1]。显然,这一过程对学生主动思考、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积极转变思路,既完成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其次,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与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够就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积极展开实验,在此期间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物理思维得以锻炼,认知水平也会获得一定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演示趣味实验,培养操作能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操作经验不足,加之物理是一门较为“陌生”的课程,教师切忌直接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而是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一系列操作[2]。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新鲜趣味的事物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教师不妨将一些有趣的实验融入到课堂导入环节,在课堂一开始就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令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为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筑牢根基。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的时候,教师没有开门见山,而是拿出一个平口玻璃杯,在杯口位置放置一张硬纸片,按住后倒立。学生很快就被教师的举动所吸引,此时,教师抓住机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松手后会发生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表示硬纸片会掉下来。接着,教师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再用硬纸片挡住杯口,按住后倒立,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松手后会发生什么?”片刻后,教师松手,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点,即硬纸片并没有掉落。教师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硬纸片不会掉落呢?”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纷纷跟随教师的脚步,试着探究教材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相关的内容,用两个小皮碗模拟实验[3]。完成这一操作后,分析上述实验的相同点,对大气压强有进一步的认知。在上述过程中,学生被趣味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和探究中,对操作能力培养十分有益。
(二)引导自制教具,培养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其中涉及到不少抽象的物理概念,要想理解、掌握这些物理概念,那么学生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全体学生都可以通过想象来感知物理概念。这个时候,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教师通过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但是,并不是全部物理实验都可以在课堂上演示,部分实验设备、条件不到位,使得不少物理实验都难以得到顺利开展。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教具,这不但能够满足物理实验的器具要求,助推物理实验教学稳步开展,还能够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深入学习物理夯实基础[4]。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对“光”的概念还不太理解,为了深化学生对“光”概念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光传播方向,教师就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光路显示器”的制作。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工具,包括激光笔、白纸、木板等,并带到教室。准备就绪后,教师演示“光路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并按照教师的方法来制作一个“光路显示器”。首先,将白纸紧贴着木板,用激光笔在白纸上进行发射,白纸发生漫反射,将光的传播途径表现出来。随后,用笔描画出光的传播路径,此时,学生能够发现光沿直线传播。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一些较为简单的材料和工具来进行简易实验教具的制作,不仅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形成直观、深刻认知,还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效果,可谓一举数得。
(三)鼓励合作实验,培养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渠道。教师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并将操作能力的培养工作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免学生因主观能动性受到约束、限制而丧失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有意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实验器具利用起来,展开探索、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表达[5]。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反思和总结实验过程、方法、结果的习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推动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教师制作了微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男孩沿指向方向蹬地推动滑板车前行的画面,接着呈现了一段文字:“当人停止蹬地的时候,滑板车在滑行一段距离后就会停止,这是为什么呢?”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为了保证物体处于持续运动的状态,应该施加力的作用还是减轻力的阻力呢?这样,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当然,在微课视频中,教师也要将实验操作的目的、应当记录的数据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心中有数,为后续实验操作做好铺垫。上述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4-6人),利用钢尺、象棋棋子等展开物理实验。各个小组将象棋的棋子摆成一摞,迅速、用力地击打中间的某个棋子。此时,认真观察,说说棋子飞出后上面的棋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在合作实验中既对惯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是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更是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值得引发充分的重视。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演示趣味实验、引导自制教具、鼓励合作实验以及设计课外实验四个方面入手,有效推进物理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知识、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操作能力。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张文雅.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及反思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24.
[2]彭崇生.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操作教学策略[J]. 师道·教研,2022(11):167-168.
[3]包军奇. 浅谈如何借助实验操作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 考试周刊,2022(29):112-115.
[4]施燕莹. 新课标理念下加强初中物理实验管理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6):74-76.
[5]曹忠义. 优化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构建学生核心素养[J]. 科普童话,2023(32):82-84.
[6]袁满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