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传承路径

王海英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鑫飞中学 033300

摘要: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而作为民族文化根基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审美情趣,这些都是我们构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然而,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中创新性地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路径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路径,积极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的结合点,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融入,发挥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播与推广作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它是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继承、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1.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人的修养和德行。传统文化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将传统文化融人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公民。

1.3拓宽学生的文化眼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眼界,使其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经典著作、名人事迹等的学习,学生们能对古代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民族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并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比较、沟通,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2.1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才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威武不屈,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印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基因。然而,当代的高中生对传统文化内容不够重视,这一方面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用在了备考上,无暇顾及其他内容;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受快餐文化的影响,静不下心去读名著,还有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内容既深奥又不实用,学不学没关系,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谈不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

2.2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缺乏创新,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用说教、机械抄写的形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文言文等,很少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很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不仅难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还削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传承路径

3.1细研教材,挖掘文化内涵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现行的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然而,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完整、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目标,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研读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并进行认真的讲解和阐述。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感受、领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内涵,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受到文化滋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注重诵读,感受文化魅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诗词歌赋,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诵读,引导其感受传统诗词文化之美[2]。在诵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诵读方法的创新,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读、表演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活动,在丰富诵读方式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诗词的学习欲、探索欲,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中国诗词给人带来的独特韵律、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

3.3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文化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融合是教学方法变革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以信息技术融合的趣味化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材料,丰富课堂知识呈现方式,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更为生动的形象。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以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二十四节气歌”向学生呈现,鼓励学生以纪录片的方式对清明节由来产生初步理解。当学生了解“清明节”蕴含的自然和人文内涵以后,教师还可组织系列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短剧配音、手抄报以及手势舞等,利用丰富的活动传承传统习俗文化,让学生用实际行动理解生命的含义。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诵读诗词,应用信息技术呈现“古诗背诵转盘”,当教师点击鼠标时,转盘随之转动,学生根据座位或者学号等背诵与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词。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古诗词意境随之呈现,帮助学生寻找到传统文化之美。

3.4组织文化实践,传承传统文化

开展“家乡文化生活”主题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践活动的作用必不可少,很多语文知识和道理都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升华。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红色纪念馆,深入认识家乡,体会家乡文化的别样魅力。在参观过程中,学生沉浸式体验革命精神和经典场景,认真聆听专业人士的讲解。参观完毕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海报宣传自己的家乡,在海报上绘制家乡特色,比如特产、景点、名人等。然后让学生到广场或者公园,向他人介绍海报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开展“云端浸润经典”主题活动。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助力学生形成优良的性格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积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实践,带领学生深入钻研、品味,感受我国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良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尝试[J].求知导刊,2019(48):73-75.

[2]周淑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9(28):49-51.

[3]吴慧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9(7):88.

[4]窦艳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9(2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