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语文园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刘小英

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小学 730030

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园地"板块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方面的策略。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多元等。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本文提出了创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多样化及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语文园地;综合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做了明确规定,要将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园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精心编排的内容,对单元知识点和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及拓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关键的平台。小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过渡时期,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因此,挖掘并利用"语文园地"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综合语文素养与小学“语文园地”的关系

(一)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综合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而“语文园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排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语文园地”通过各种栏目如“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等,将语文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学习语文的平台,这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维度上发展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语文园地”鼓励学生通过交流、探索、实践等方式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等核心素养。“语文园地”中的一些栏目如“思维提升资源”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语文园地”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这些策略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语文园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词、成语、谚语等内容,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语文园地”中的各种语言训练活动,如朗读、仿写、创作等,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这是语言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语文园地”中的文学作品、书法艺术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语文园地”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园地”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与理解薄弱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学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然而,目前部分一线语文教师对综合语文素养尚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部分教师甚至不太了解综合语文素养,并且对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园地”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此外,尽管近年来有关综合语文素养的教师培训有所增加,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也十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但大部分教师的了解仍停留在概念的表面。他们对综合语文素养与“语文园地”板块的关系没有全面理解,难以将综合语文素养融入到“语文园地”板块中。

(二)“语文园地”教学目标脱离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和最终效果。虽然大多数教师在设定“语文园地”教学目标时能够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但有部分教师缺乏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深刻认识,仍然采用传统的三维目标而非结合综合语文素养的四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尽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但学生的反馈并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脱离综合语文素养导致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语文园地”教学方法较单一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采用不同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未能根据板块的内容与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当前部分语文教师主要依赖传统的讲授法,认为这种方式高效并且能够快速传授知识。然而,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养成惯性思维,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思考机会和自我表达的兴趣,也阻碍了其言语能力的发展。部分学生在学习完“词句段运用”栏目后在说话和写作方面仍遇到困难。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也难以表达个人感受,这表明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应用上存在欠缺。此外,还有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比、联想思维。这些问题显示出当前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板块时,单一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缺乏自主思考和问题发现意识,依赖机械记忆而非运用实际知识解决问题。

四、指向综合语文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园地”教学优化策略

(一)加强综合语文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语文素养意识

 为了提升教师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着重进行教师培训,并提供多样化的以综合语文素养为主题的学科教学培训机会。这些培训可以包括讲座、研讨会、在线课程以及集体备课等形式的活动,可以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培训内容应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避免过多的理论宣讲,而是要给予教师实际的教学指导,组织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以引导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和灵活运用综合语文素养教育理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他们将综合语文素养理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育管理者还应该将综合语文素养理论与实践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范围中。通过教学观摩、教学设计评价、理论考试等方式,对教师的综合语文素养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理论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估。这一举措有助于增强教师对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加深他们对综合语文素养理念的理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运用综合语文素养理论进行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立足综合语文素养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案和策略的关键依据,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视,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素养。首先,对学段目标进行设置。不同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内容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点,分学段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步提升的同时,要注意不同学段的重点内容和能力培养。

其次,对单元目标进行设置。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语文园地板块的内容,突出单元目标设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例如,在识字单元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形声字组成规律外,还要培养他们对音序查字法的理解,并在学习中体会汉字的文化魅力和学习的价值。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词句段运用”栏目的教学活动,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通过“词句段运用”板块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接触一些与乡村和城市相关的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品读这些词语,通过品读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和比较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之处。随后,学生被要求选择一幅图画,按照例句的格式写话。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创造句子和写话的机会,将语言运用落实到实际场景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等板块,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教师通过设置以汉字书写、书法以及积累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语文园地”板块内容进行教学

1.采用创新教学,实现有效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园地”板块中的“日积月累”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创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有效积累和提升文学素养。这个板块集合了成语、谚语、格言、传统经典、古诗词等重要素材,对学生的语文积累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日积月累”板块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和意识,引导他们将优秀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不仅依赖课本知识,还要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拓展阅读视野,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记笔记是实现有效阅读积累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将优秀词句抄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回顾和学习。

此外,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的动态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如在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常识时,教师可以扩展至相关文化知识,如“六亲、三纲五常、文房四宝”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运用到实际语言中,让他们能够在口语交际中运用古诗文等,增强表达文采。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习唐诗《风》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校园景色,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描述的美景。通过视频影像的展示,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季节、校园中的美丽风景,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知。特别是在春天的场景中,学生能够深切体验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美丽画面。

2.尊重认知规律,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教师们需要转变思维,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拉近距离,教师们应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打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园地”教学中,教师应放弃以往的机械性和灌输性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规律,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举例来说,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游玩汉字王国”的情境游戏,让学生通过在“汉字王国的书法室、拼读室”中参与游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生字宝宝”的热情。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交流,提升教学效果。而“识字加油站”模块中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能够通过与实际生活场景相关的学习内容来学习和掌握汉字。教师应当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展开教学,并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识字加油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标牌,并以板报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提升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培养迁移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3.联系生活教学,积累学以致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点对小学生同样适用。因此,教师的教学应当回归生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他们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强化是教师训练学生的主要方式,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概念和记忆,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通过与生活相关的读写教学来扩展“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在学习古代名句和科学名人名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扩展阅读和写作,结合“勤奋学习”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将生活融入实践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教师不应该一刀切,而是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和成绩中等或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行有效的知识分层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让优秀学生受益,也能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步。通过创新实践和联系生活,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推动学生学以致用,使教学更加有效和生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利用“语文园地”来培养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综合语文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语文素养意识、立足综合语文素养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板块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园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瑞云. 掌握八字要领解锁语文园地 ——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策略探究[J]. 教师,2021(36):26-27.

[2]成龙军. "语文园地"教学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22(5):44-46.

[3]蒋桂红. 解锁语文园地,优化语文教学[J]. 语文世界,2023(21):40-41.

[4]张唯敏.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中段“语文园地”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

[5]周丽.小天地里的大文章——探究小学“语文园地”的教学方法[J].家长,2023,(3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