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为响应这一号召,本文拟从楹联入手,探析楹联文化的价值,作用与传承对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楹联的起点深邃通幽
楹联这种文学形式之所以被赞誉为“诗中之诗”,与诗词的渊源是颇深的,事实上,楹联正是从中国古代诗词中演化而来的。
据记载,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孟昶所处的时代是五代十国时期,前面有诗歌繁荣的盛唐,后面接着词作风流的北宋。而在唐朝,不但古体诗达到了创作水平的高峰,而且由唐代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首创的格律诗也逐渐发展成为唐代的主要诗歌形式之一。尤其对偶句在唐朝亦已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和整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杜甫,在他的诗歌中,对偶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对偶句的典型代表;李白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对偶句,比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等句子,不仅在形式上工整,而且在意义上富有哲理;王维的名句有“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洞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等,不仅在形式上工整,而且意境深刻、情感丰富。而近体诗的主要特点正是注重格律、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脚有规律,这与楹联通常是由两句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特点,何其相似,可以说楹联是从诗词脱胎而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文炊而为饭,诗酿而为酒。因此,楹联从起点上就已经拥有了中国古典诗歌内在的、深邃的、动人的、惊人的艺术奥秘。
楹联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承载着楹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它通过灵动的语言,深广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传达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楹联的发展波澜壮阔
楹联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语言。在生成的那个瞬间即与书法融为一体,携同建筑而共生,且一路走来,裹挟着历史的底蕴和文化内涵,其博采众长,吸纳中华文化之精华,放眼世界文化之林,这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当然就具有了一种难得的辨识度。其独创性、地域性、唯一性无不打上了华夏文明的烙印。
(一)经书之首的《易经》影响了楹联的“二元结构”文体
在楹联的创作中,采用上下对立、左右平衡的原理,将上下联的语义对立,形成左右互文、通感、互补的关系,以达到和谐唯美的效果。这与易经一生二,二生三的理论特性无缝契合,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出第三种力量或状态。这种力量或状态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却同时包含阴和阳的成分。比如人们去欣赏一副楹联,决不能将上、下联与横批割裂开来去看一样,这种二元对立面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文生成的。例如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业堂楹联:“世袭书香门第,业承忠孝人家”,我们就不能孤立地认为上联唯有书香,下联只剩忠孝,而应该从上、下联相互搭配所营造的整体意境上去理解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典型儒家文化思想。在这个观念中,“齐家”是指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儒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通过修身,学而优则仕,投身于家、国、天下事业的实践,才能达到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二)随着时间的推移,楹联的美与建筑的真和美,自然而和谐的统一到了一起
楹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建筑是一种空间艺术。建筑的真实性与善意指的是与实际功能和结构的符合程度以及对人类需求和环境的关注程度,具体体现为安全感、舒适感、材料美、施工工艺美和环境美,而最高层级的审美必定要求远离物质性因素,要求创造出某种氛围,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不但要“悦目”,而且要“赏心”。而楹联具备“以字载道,以文载道”的功能,恰好能赋予其活跃而生动的灵魂,从而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三)在发展的过程中,楹联和书法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呈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气韵
书法赋予楹联汉字书写的形态美、章法美,其技巧和表现力无与伦比;楹联增添书法无尽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与韵律别具风采,两者珠联壁合,完美地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例如本人出生地湖南涟源市三甲乡农桑村的槽门正上方写着刚劲有力的“农桑村”三个字,两门柱嵌着一副气势恢宏的楹联:“农田曼衍千秋振,桑梓升迁万里闻”,整个庭院占地约一万二千多平方米,这古风古韵的青砖墙垛和翘立飞扬的屋檐遗世独立,清清的墨溪河水从门前流过,将“一水护田将绿绕”、“桑木成畦手自栽”的田园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物与境齐,心与物谐,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状态下,居住其间,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三、楹联的流传长盛繁荣
如今,楹联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不仅在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等场所被悬挂,还在新居落成、节庆、题赠、中高考、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被使用。从楹联的传承角度来看,楹联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的手段。
楹联的传承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还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楹联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楹联,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人们学习和创作楹联,提高楹联的创作水平。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还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楹联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此外,我们也应该保护、收藏、创新楹联,提高楹联文化的知名度,发挥楹联文化的影响力。这需要我们加强对楹联的保护和收藏工作,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楹联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楹联文化。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楹联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学习和创作、保护和收藏、创新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共同推动楹联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系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20230512楹联文化进小学校园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梁新春.三甲古村文化遗产录[ 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28-35.
[2]曾仕强,刘君政.易经真的很容易[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09:1- 7 .
[3]谭周易.谭周易作品集[ 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