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王伶俐

新民市三道岗子学校 110314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视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化发展。为此,教师要重视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模式,还是教学目标上都做了相当大的改进和调整,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初中生的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从时代发展和实际学情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不断探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增强初中生的道法认同、科学精神、生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1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指导学生日常行为与思想的学科,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外,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认知。在新时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迎来了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展现出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基础。而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必须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完善课堂教学的模式,做好教育创新,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教师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融合,从而满足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求。

1.2助力学生社会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都应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出发,使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逐渐学会观察、关心社会,逐步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由于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手段也应与时俱进,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教学技术,通过为学生展示社会热点事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逐步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让学生学会主动关注社会,学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思考,在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的目标。

2、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2.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不难发现,其编写既尊重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内容具有基础性与代表性,是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健全自身认知、发展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教师需立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建立科学的教材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显性教学资源与隐性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需深入把握教材内容的整体架构与其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敏锐的捕捉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联系,树立全局意识,将联系密切的内容与知识串联起来进行讲解,合理的改变教学内容的顺序,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利用教材中的显性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要整合学科教材,善于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等等,并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意识,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目标。最后,教师还要树立开放、融合的大教材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将学生身边的、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案例、思想等整合成课程资源,以此来拓展、补充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融入课堂,走进具体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学习掌握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或问题,促进学生展开更多思考,还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专注认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理解权利义务》时,由于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情境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关于公民依法合理行使自身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内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以下几个事例:成年人赡养自己的父母、公民共同选举人大代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等,让学生一边观看这些事例,一边分析事例体现了哪些公民的权利或义务。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义务与权力的概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使之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与对生活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探究。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性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个人能力的发展。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使之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遵循科学分组的原则,既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中优势互补、相互学习,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并保障每个小组的学习程度都差不多,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运用一个情境问题来导入课堂:“小明在考试中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但是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到家的时候被爸爸妈妈指责房间没有收拾好,假如你是小明,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呢?”随即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学生顺利的带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之中。这一课的重难点是学会乐观的面对负面情绪,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在生活与学习中会有负面情绪吗?你平常是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的?”随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后为彼此提出真挚的建议,自己则做最后的补充与总结,从而一同解决负面情绪这一难题。如此一来,学生既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借助教材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同时精进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核心素养观照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第二课堂(D),2020(11):70-71.

[2]赵国庆.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1):6-8.

[3]张正多.法治教育如何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J].甘肃教育,2021(2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