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落后县镇由于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备陈旧等原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优化数学课堂结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要始终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现实,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落后县镇高中生数学阅读现状
(一)教育资源不足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和基础设施较差的县镇,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包括教师水平、教材、课外读物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造成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有限,再加上学校教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发展进程。另外,信息技术的缺乏与落后也成为制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意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
(二)数学阅读意识薄弱
数学阅读要求学生能对大量的文字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和处理,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数学涉及大量概念与公式等知识,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运用。然而,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解题时常常因为不能抓住题意或审题不清而导致错误出现,难以主动进行数学阅读和探究,从而限制了其数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此外,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数学阅读和探究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和思想的深入理解,从而影响其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落后县镇高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落后县镇地区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升级。引入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建立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为师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实现“教”“学”双赢目标。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将抽象难懂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创设问题情境:“已知a+1/a=1,求a²+1/a²的值”,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已基本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一些基础概念。此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主,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掌握相关方法,使之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阅读题目,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会是负数呢?”学生产生疑问,但由于缺少经验,一时难以回答清楚,这时可根据图像或实物展示出有关信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阅读动机,又能有效拓展思维空间,进而增强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做好引导工作,训练学生语言转化能力
目前,高中生在数学阅读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一是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二是无法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究其根本在于未掌握数学语言转化能力,没有将复杂难懂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符号系统和简单直观的图形形式。一味地单纯记忆相关数学公式、定理、法则,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从根本入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化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语言包括文字、符号、图形,要实现转换,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即“形”与“神”的关系,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数与质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确保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做到言简意赅,注重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逻辑性,突出核心要素。要求学生也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之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其二,注重数学符号书写的规范化,重视用正确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和运算规则等重要信息。促使学生在阅读和书写中体现出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高度的概括力和洞察力,从而促进其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教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2]。总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需以训练学生语言转化能力为基准,以优化学生认知结构为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三)采用分层教学,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培养针对性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单向、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深入剖析数学阅读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来进行应用实践。采用分层教学手段,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采取“以读促教”“读中导问”“读后反思”等方法,促进全体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从宏观上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情况及存在的差异。对于A层次(数学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阅读经验,为此,教师要以大量丰富而详实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以拔高拓展为主,同时注重过程指导。对于B层次(数学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他们无法形成系统完整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以巩固提升为辅,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另外,还要针对C层次(数学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强、难度适中且符合认知规律的训练题,以便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公式、定理及其他相关内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进而实现高效阅读。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阅读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阅读任务单或课外作业,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相应的阅读活动当中,做到边阅边思考。最后,为确保阅读效果,必须加强评价工作的落实,包括重视课堂即时反馈,2强化课后及时小结,关注课外延伸,构建立体网络式教学模式[3]。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数学《随机抽样》一课中,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可设置梯度练习题,分析分层随机抽样中的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的关系。针对B层次学生,可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而C层次学生则应从统计的基本概念入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概念的重点语句或符号,从而树立阅读意识,增强对数据信息的解读和处理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后县镇高中生数学阅读教学的实施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转变自身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另一方面,学生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农村高中学生数学阅读素养,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庄素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3(22):150-152.
[2]姜传伟.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价值、困境与培养策略[J].数学之友,2023,37(14):45-46+50.
[3]樊火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