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对于学校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对于家长的要求是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在新时期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和家庭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要基于学校和家庭资源与环境实施相应教育,还要基于社会和网络资源和环境实施相关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家校社网一体化的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文章以亲子沟通的指导个案为例,积极探讨有效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探索家校社网优势,做好一体化的规划
家校社网一体化视角下,关于有效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以更好运用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资源,在家长、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等共同努力下,通过线上与线下途径进行协同育人,可以发挥同向同行的作用,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以此为基础,学校应当做好家校社网一体化教育规划,以便后续更好实施教育,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沟通。
本人通过研究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结合北师大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等资料,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不同年级的学生面临不同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因此需要实施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应当积极合作,探索家校社网一体化教育的优势,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从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做好一体化的规划。比如我们学校的第二学期工作中,针对四、五、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与规划。我们先与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明确当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教育经验,在研讨会上进行多伦研究,最终确定了整体教学内容:在四年级下学期教育中,主要做好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处理、个人心理调控等的教育,如“我爱爸爸妈妈”“超越嫉妒”“失败不可怕”等;在五年级下学期的教育中,主要做好自信心、交际、合作与竞争、自我改变等的教育,如“相信自己”“学会谦虚”“学会竞争”“完善性格”等;在六年级下学期教育中,主要实施青春期教育、自我保护教育、个人成长教育等,如“青春起跑线”“学会自我保护”“我的成长计划”等。对这些整体规划,我们教师还设计与制作成直观明了的思维导图与图文资料,借助班级群等平台,将其推送给家长,指导家长进行阅读,以此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规划,有利于家长做好准备,更好实施家校共育的活动。
在做好以上的规划的基础上,我结合亲子沟通的指导主题,指导家长亲子沟通的内容与方法。如在对小李的家长进行指导时,我借助微信,向其推送了与认识孩子的心理、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如何指导孩子人际交往、调控孩子情绪的方法、手机与网络使用控制、社会适应等相关的资料,以此让家长熟悉了亲子沟通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小李的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以及亲子沟通时,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家长通过电话和微信的方式反馈。如这名家长提出:孩子学习总是不积极怎么办?孩子不愿与人沟通怎么办?孩子遇事容易急躁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不仅运用了线上和线下途径进行指导教育,还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等,指导家长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沟通时间上,一般选择每天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地点上是学校、家庭、公共场所、微信上。我通过对小李的家长进行全方位指导,让其认识到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确亲子沟通要经常、心平气和,要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注重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效果。
二、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通过做好以上的规划,能为后续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展很多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类似问题: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接受甚至抵触,有些能够接受,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进行指导教育,不知道如何进行配合干预。因此,新时期要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专家等多元主体力量,通过各类方式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基于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以及根据我们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学生家长并不具备家庭教育能力,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杜绝拖延症、缓解学习压力、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等,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了解自我与认识自我,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调控不良情绪。
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与学校很多教师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相应学生家长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促进他们提高亲子沟通能力。我在日常工作中,会通过定期开线上线下家长会的方式,指导广大家长树立责任意识,重视家庭建设,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比如我结合家庭教育案例,指导家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拖延,遇到紧迫的事情及时完成,这样能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我指导家长注重劳逸结合,多与孩子一起去散步、参观博物馆、逛公园或郊游、共同运动锻炼等。在这样说明后,我又让多名家长进行表达,分享教育经历,表示赞同这些做法。
手机成瘾问题是近年来遇到的新问题,对于此项教育我非常重视。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教育时,我主要说明了长时间玩手机的危害,指导家长与孩子约定每天用手机不超过半小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用手机等。我们还与社会工作者合作,共同参与指导工作,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指导亲子沟通的方法。我校还邀请了心理健康专家,依托线上线下的学校开放日,向家长宣讲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方法。在多元主体共同努力下,我们指导家长科学亲子沟通,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促进家长更好与孩子沟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还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了家长是否熟悉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设计以及制作针对性的辅助学习资源,包括图文资料与微课视频等,并利用班级群等平台,将这些资源推送给小李等人的家长,辅助家长自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三、完善学校教育资源,指导家长亲子沟通
教师通过实施以上的教育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认识家长的教育能力。教师还要通过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明确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向家长说明学生在校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情况、行为表现等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为了更好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沟通,还需要完善学校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综合运用数字资源与实物资源,根据相关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教育的同时,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亲子沟通。
例如,针对班级的小李同学,我通过对其长期观察,发现他存在经常迟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课上睡觉等问题,平时不愿与同学沟通,表现出了孤僻、遇事急躁、学习持久性差等心理健康问题。本人通过与其家长沟通,得知小李在晚上会玩很晚的手机,睡觉时间较晚,早上起不来,家长表示自己也管过孩子,但是效果不好。根据此情况,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设计和制作关于时间管理、生活习惯、学习和娱乐的关系资源,将资源发送给家长,指导家长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时间规划,让孩子同自己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管控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本人指导小李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借助微信平台推送资源,对家长说:孩子长时间看手机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损伤视力,对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我通过具体案例以及科普视频让家长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需要让孩子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互动,以此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指导教育,我还针对小李的性格和生活状况进行指导。除了让学生阅读心理健康读本的“相信自己”“交往的学问”“直面挫折”“改善自我”和“完善性格”等内容,还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说明自己遇到的问题。小李提出:“我想和同学说话,但怕同学说我。”针对这类情况,我一方面鼓励小李勇敢迈出第一步,指导他自信、诚信、热情,另一方面与其家长沟通,要求经常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候让孩子练习沟通。我还指导家长日常多与孩子交流和互动,一起做户外运动,培养孩子一项兴趣爱好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沟通,小李家长反馈孩子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睡眠时间提前,早上能起来了。我也发现小李迟到的次数减少,上课变得有精神,不再出现课上睡觉的现象,也更愿意与同学进行沟通,脾气也逐渐变好,更有耐心学习。因此通过实施家校共育,能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充分运用社会资源,配合家长亲子沟通
家校社网一体化视角下,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完善社会家庭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净化社会的育人环境。基于此背景下,教师才能充分运用各项社会资源,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人员才能提供支持,指导与配合家长进行亲子沟通,以此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要在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对一些特殊学生及其家长,提供针对性的配合教育。
在小学阶段有一些留守儿童,以及离异等单亲家庭儿童等,针对类似的特殊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进行重点关注与针对性指导,还要指导家长做好亲子沟通,在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在面对四年级的小刘同学时,我通过调查,明确他是一名留守儿童,其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平时的饮食起居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他表现为焦虑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做事较为偏激和任性,有时会因为与同学意见不和而出现攻击行为,不能像同龄人一样调控自身情绪,纪律性较差,经常不交作业,在课间期间表现与一些攻击性,很多学生反馈这些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重点关注这名学生,定期运用电话和微信与其父母沟通。在沟通中,我结合留守儿童的相关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认识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多与孩子通电话、多回家看看。他们表示:“我们在外打工比较忙,回家一次就要请假,会损失很多工资。”我继续说明了子女教育的重要性,给他们提出通过每天打电话或微信与孩子说话,他们表示以后会这么做。我又通过家访方式,向小刘祖父母了解在家情况,指导他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还要多与孩子对话,通过身边小事教育孩子。以此为基础,我还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我们提前与小刘所在的社区取得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指导社区工作人员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社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育活动。我与社区人员积极合作,指导和配合祖父母教育孩子。我还定期带领小刘等留守儿童到本地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参观,告诉孩子要听家长的话,让他们明确父母到外地务工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在社区等单位配合下,指导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做好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带领孩子去参观公共文化和服务机构,有效调节了孩子的心理,促进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小刘等留守儿童变得积极,乐观生活。
五、创设健康网络环境,支持家长亲子沟通
基于家校社网一体化视角,更好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除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指导家长亲子沟通,打造社会协同育人合力,还要创设出健康网络环境,以此支持家长进行亲子沟通。这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家长通力合作,积极行动起来,让孩子在健康、安全、积极向上的互联网上学习,这样家长也可以更好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
我们学校多名教师合作,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生在放学和节假日的时间,多是刷短视频、玩手机游戏等。但是在互联网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如血腥、暴力、早恋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都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处理一些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表示自己厌学、打游戏的原因是:从网上得知现在是不好就业的,有些大学毕业也找到好工作。
面对这些不良心理,我们先在校做好相关的教育,让学生明确网络上的不少观点是错误的或偏颇的,不能全信,要学会甄别。除此之外,我们学校与政府、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制作了丰富有趣的网络精品课程,以此对学生进行互联网信息甄别、网络生活规则的教育。我们本地还通过构建网络生态,规范网络游戏、直播、音视频等,以此创设健康的网络环境,为孩子创造干净的网络氛围。
在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构建积极的网络环境,家长可以运用网络资源与孩子沟通,提高了沟通效果,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一些错误的观点,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心理。除了实施以上活动,学校还要结合双减背景,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与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以此可以增加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性格内向的学生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对以上提到的小李同学,我通过与其沟通和日常观察了解到,他对书法和阅读感兴趣,因此我鼓励他加入了新成立的两个社团,指导他在社团中积极向优秀者学习,勇敢展现自己的作品,与团员多分享观点和看法。在此指导下,小李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交到了两个好朋友。
六、根据总体教育情况,及时调整以及评价
基于家校社网一体化背景,通过有效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不错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教师还要根据过往的总体教育情况,结合亲子沟通的指导效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并指导家长调节亲子沟通的方式,以便更好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基于以上的相关亲子沟通的指导个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对家长做好相关教育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家长本身性格比较急躁,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这样就产生了不良的教育效果;有的家长无法调控自身行为,无法做到以身作则,如在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等方面效果不佳,在节假日不能控制自己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等。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后,我认识到了家长的一些想法:面对总是屡次犯错的情况,自己会控制不住情绪;认为节假日时间就是放松的时间,不用太严格约束孩子。
针对这些情况,我会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家长明确自己的想法存在的问题。比如一方面我向家长推送关于情绪调控的资料,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要耐心、有恒心,明确孩子的价值观尚未形成,需要我们去引导,需要我们做出好榜样,正所谓“有样学样”。另一方面,我会通过统计调查和相关研究资料,让家长能认识到习惯养成需要长期坚持,有可能因为一时的放纵而前功尽弃。
通过做好以上的点拨指导,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又通过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家长解决了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评价活动,对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针对性评价,通过实施鼓励和表扬评价,更好地完善了亲子沟通的指导教育。后面的教育中,我通过加强与相关家长合作,指导家长如何做到以身作则,如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与孩子一起读书和运动等。我还通过与家长商定记录亲子之间的活动,以及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这样让家长认识到自己与孩子的变化,有利于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在家校共同努力下,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帮助家长更好进行亲子沟通。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家校社网一体化视角下,文章以亲子沟通的指导个案为例,主要探讨了有效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六个方面系统化的策略,包括整体规划、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以及指导、配合和支持家长进行亲子沟通,实施调整和评价。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积极指导家长做好亲子沟通,通过充分运用各方资源,可以更好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张丽萍 张兴海,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8月,民族:汉,籍贯:甘肃酒泉,
学历:大学专科,职务/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邮编:735000,联系方式: 13385471883,邮寄地址:甘肃省酒泉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