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体育学校是我国重要的体育人才培养基地,而在体校当中的青少年学生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石。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青少年发育成长的规律,不揠苗助长、急于求成,通过更加系统、全面和人性化的原则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质进行全面提升;用科学的手段促进他们身体组织得到更进一步发育,最终在体育赛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1 对体校青少年进行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在体校内部的青少年运动员当中推行体能训练,可以使得青少年体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体能训练并不单纯是针对体能进行强化,而是通过多学科交汇相融、互相交叉,使得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跟体能相关的各个项目进行恰当的展开,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让每一位参与训练的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潜能得到激发。
2 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2.1 在竞争模式下进行体能训练的创新策略
和各类更加偏向于技巧以及灵活性的专业训练不同,体能训练强调的是基础身体素质,相对来说更加耗时耗力。同时由于训练的过程相对单一、枯燥乏味,因此如果在训练体能的过程中把个人作为训练的主体,就会导致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提高青少年进行体能训练效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胆引入竞争元素,把合作以及对抗等相关元素融会到体能训练的具体项目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中感受到竞争的乐趣。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其作为运动员的好胜心态,同时还可以在竞争过程中对身体的机能进行不断突破,对自身的潜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体能训练项目是中长跑。尽管中长跑是田径项目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中长跑可以大幅度提升运动员的心肺素质以及耐力,因此中长跑往往也可以作为所有运动员公共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本身的竞争意味也相对较强,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3000米或者5000米的比赛,通过竞争训练的方式使得青少年体能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在进行赛跑组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田径赛跑规则,通过更加合理和规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分组。一般来说,每一个小组的人数可以分为7~9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针对性的赛跑体能训练。中长跑其中涉及的技术要点有很多,这些要点,比如呼吸调整也是其余专业性训练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赛跑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学生跑步姿势调整中容易出现的各类常见错误进行严格的指出。
比如一部分学生在起跑的过程中容易过快,导致后期体力跟不上,最终无法坚持完成全程。而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弱点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指导完毕之后,学生可以在跑道上进行排名赛,跑步前几名有奖励,而跑步最后几名有惩罚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体能训练效率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改变学生以往对体能训练中的敷衍了事的情况。
2.2 积极调动体能训练兴趣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来看,浓厚的兴趣是参与运动的强大驱动力,也是取得成功的有利条件。因此青少年体能训练不能一味地灌输或练习,更重要的在于满足“兴趣”二字,吸引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自觉发现自身不足并积极调整和改进。具体设计体能训练方案,教师要考虑每个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与身体基础,在了解体能体质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趣味性、有互动性、有参与性的体能训练方案,激起青少年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以苦为乐,体验体能训练的乐趣。例如,在“中长跑体能训练”活动中,中长跑有助于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水平,但是跑步过程枯燥无趣,很多学生都无法坚持到底。对此,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有趣的接力跑、男女混合跑或者游戏竞争等方式,以“花样”训练带动跑步兴趣,强化体能训练效果。
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无法直观感受到训练的成果。而这也就使得学生对于体能训练产生了畏惧心理。并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体能训练的严重抵触。因此我们必须对体能训练进行全面的改革,通过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体能训练。比如利用游戏的方式对体能训练进行重新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传统的体能训练当中,耐力训练往往是和俯卧撑进行挂钩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在规定时间之内连续做若干个俯卧撑,而这种单调、沉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增加心理压力,对训练的氛围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以俯卧撑为核心的耐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全面改革。使得训练本身的内化程度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让学生保持平板支撑的姿势,把纸杯放到学生后背上。如果纸杯落地,游戏就等于失败,最终看谁的纸杯保持时间最长就是胜利者并获得奖励。这种游戏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不断竞争和无伤大雅的惩罚当中体会到耐力训练中所蕴含的快乐感。除此以外这种方式还可以使得师生气氛更加融洽,缓和由于训练带来的紧张气氛。
2.3 结合球类运动进行体能训练的创新
体能训练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动作,如跑步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喜欢的各类球类运动也是体能训练的重要代表,比如乒乓球和篮球等。而把球类运动和体能训练进行全面结合,可以对体能训练的效率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进行5人一组的分组训练,通过球类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耐力训练。比如一分钟之内运球次数最多、三分钟之内的上篮比赛等等都可以对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进行全面提升。除此以外羽毛球比赛相对于篮球来说更加训练爆发力和反应力。而这种通过球的运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运动的热情。
2.4 渗透科学体能训练方法
渗透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综合锻炼青少年的走、跑、跳等多方面运动技巧,确保他们在各项体育中能够精准地运用技术手段,将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激起运动热情,提高运动能力。例如,在“篮球体能训练”活动中,教师要结合青少年的身体承受力,整合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与手段。训练过程中,通过绕标志物跳、单足跳、双脚跳,训练髋关节力量,保持身体协调与平衡;原地弓箭步跳、跨步跳,训练起跳和落地的身体重心平稳;体前屈、跳马、仰卧起坐等运动锻炼腰腹力量,这对篮球运动中完成跑、跳、投等动作都有促进作用。体能训练方案应讲究多样化、灵活化,杜绝单一、枯燥的运动形式,并且根据青少年的运动状态适度调整体能训练负荷与强度,科学训练才能确保理想效果。
2.5 树立正确体能训练观念
体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摸索与积累过程,而想要坚持到底,需要向青少年渗透正确的体能训练观念,只有强烈的主观意愿驱动,才能保持训练热情,系统参加训练过程,提升训练效果。首先,体能训练要“常变常新”,打破常规的束缚,通过多元训练方法增添趣味性,保持新鲜感,吸引青少年全身心地投入训练过程,综合锻炼走、跳、跑、投、钻、爬、攀等等,不仅能锻炼身体素质,也能培育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其次,体能训练要关联技术、体能、战术、心理等多个层面,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小组合作训练的方式促进情感交流,大家互相指导、互相纠正、互相学习,各自发挥特长,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这也是体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2.6 合理规划体能训练目标
明确的目标指引着体能训练的方向,再加上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保持恰当的训练负荷,形成完善的、适宜的、个性的体能训练体系。例如,训练力量素质时,先从基础训练开始,再逐步拓展到高强度力量,形成爆发力;考虑青少年的身体成长特征,完成体能训练之后要有一定的恢复时间,从激烈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平静状态,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也能避免运动损伤;完成力量训练之后进入放松环节,开展轻松的有氧运动,调整气息。一般情况下,考虑青少年的体力能量,每周大负荷训练保持在3-4次,再加上约20-3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训练;再如,每周通过哑铃快速提拉、上抛实心球等运动训练爆发力,通过跪姿俯卧撑、半蹲跳、高抬腿或开合跳等组合运动强化有氧耐力训练,结合不同的目标规划不同的训练方案,激活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
3 结束语
对体校青少年进行体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作为体育事业的后备力量为我们国家的体育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对体校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成年运动员的选拔和青少年体能训练是直接挂钩的,而体能训练和现代化体育运动是直接联系的。只有对体能训练进行全面的落实,才能保证当前我们国家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邹荣霞.健康中国战略下青少年体能训练促进体质健康的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9):53-55.
[2]秦渝珂,彭莉,胡诗晴.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04):90-96.
[3]杨光兰,黄尚军.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能训练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