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也是思政教育效果最为理想的时期。跨学科视域下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实现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观念,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规范性学习行为,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实施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
跨学科视域下,将思政与数学教学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贯彻落实新高考政策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存在认知偏差,没有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思政元素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将关注点完全放在了数学知识本身上[1]。一方面,学校应牵头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思政与数学教学融合中的经验分享出来,通过交流学习,实现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不仅能够强化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意识,还能有效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教师应定期开展“同题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推动教师深入探究思政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与合理渗透路径,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强化高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努力构建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最终形成高中数学教学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有利于促进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
高中数学教学与思政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体验的丰富,还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数学文化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与数学相关的各类文化知识与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发展史以及数学领域的名人故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浓烈的文化认同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本质
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逻辑结构能力要求较高,这与思政领域的“辩证唯物主义”核心理念紧密相关,同样强调事物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点。以“函数”知识点为例,初中阶段函数的重点在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而高中阶段函数涉及到了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充分展现出对函数概念的深入解读,可见,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显著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2]。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学会找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强化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意识,最终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
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农村高中学生的构成情况,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秉承着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展开教学设计。教师要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数学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创新计划,确保高中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统一开展,从而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科学高效
高中数学教学的科学高效原则主要针对的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要求教师始终将科学高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性原则。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极其繁重的课业压力,教师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教学任务与升学压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效果,而优化教学设计就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能够确保教师按时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优化完善
教师在探寻学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时,需要遵循优化完善这一基本原则,并将优化完善作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取向,正确且全面的看待学生。从优化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案入手,探究高中数学与跨学科思政之间的紧密关联,以此实现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提升[3]。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达到优化完善的教学效果。
三、跨学科视域下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有效策略
(一)搭建顶层设计,营造思政与数学融合教学氛围
学校顶层设计的搭建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创新融合进程,也是保证两者相互融入的前提条件。基于此,学校必须要结合新高考政策要求,在跨学科视域下搭建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政与数学融合教学氛围。首先,强化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思政与数学融合作为学校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并对任课教师做出相应的要求,并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展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也为不同学科教师合作申报教学课题提供机会和平台。其次,学校应积极构建跨学科教学激励机制,让数学教师有充足的动力能够将思政元素带入进数学学科教学中,促使思政教育理念获得全面落实。最后,学校管理层牵头制定教学监督机制,通过听课、调查以及学生反馈等多种渠道,观察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情况,以便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推动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的深入构建。
(二)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对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高中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材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找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深度研究,找到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从而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4]。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历史故事的讲解,带领学生对数学历史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感知,也可以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挖掘,找到其中存在的思政元素。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为例,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挖掘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紧密关联。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函数的历史”作为教学的主线,将其穿插至单元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同时了解欧拉、莱布尼茨等数学家在函数方面的研究过程,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历史产生了解的欲望。另一方面,函数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唯物论中的物体运动变化思想,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思想向学生渗透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全方位的带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由内而外的挖掘思政元素,以此提升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互动体验
农村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较低,因此对于农村高中学生而言,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形式,从而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互动体验与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培养,为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渗透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为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出现对两者概念与性质的混淆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个混淆点作为课堂教学与思政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分清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随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展开组内讨论,学生的讨论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难度较高的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魅力与价值。在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形式的背景下,跨学科教育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让数学教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互动体验中获得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与思政融合空间的拓展
跨学科视域下,农村高中数学教学应当全程贯穿思政教育理念,数学教学也不应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课堂环境内。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与思政融合空间的拓展,让学生明确掌握数学教学与思政之间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视域下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积极构建第二数学课堂,线上通过微课平台的建立,让学生借助客户终端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线下第二数学课堂的构建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等级的数学竞赛、建模比赛等形式开展,让学生在竞争中激发潜能、突破自我[5]。农村高中学生获取各类竞赛的渠道有限,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赛事举办的进程,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学习能力的二次进阶,同时促使学生在数学思政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数学思维。
(五)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评价能够起到对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刻感受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完善评价体系,从而在评价结果中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传统的农村高中数学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特征,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学生未来成长的积极作用,完全违背了思政教育目标要求。为了全方位实现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对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进行调整,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数学考试成绩,还要包含过程性指标,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等等,尽可能做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观察,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对教学评价形式进行优化调整,转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形式,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鼓励性评价形式,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结果,充分了解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效果,从而判断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性,促使教师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以此为后期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视域下农村高中思政与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应用有利于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促进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本质。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路径,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新高考政策要求,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科学高效、优化完善基本原则。通过搭建顶层设计,营造思政与数学融合教学氛围;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互动体验;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与思政融合空间的拓展;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等策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与思政的有效结合,最终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高中数学育人新格局以及跨学科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晖明.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24,31(7):18-21.
[2]廖小勇,曾小方.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教学运用探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6):74-79,91.
[3]许珂.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问题、原则与践行路径——以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内容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7):56-59.
[4]李健,杨晓晨,门桐宇.“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思政[J].中国教育学刊,2023(S2):76-78.
[5]陈旭洋,孙爱慧,郝连明.课程思政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数学之友,2024(5):5-8.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新高考改革视角的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型实证探究”(批准立项号:GH14-23-L172)
作者简介:张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11,民族:汉,籍贯:江苏省沛县,学历:大学本科,职务/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