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式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黄开华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城关第四小学 陕西省安康市 725500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师发展、师生关系、兴趣激发、诱导设疑、操作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真正的高效。
关键词: 探究 合作 创新 活力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从教多年来,时有同事谈论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有些还望而生畏,他们甚至认为数学是单调、枯燥的一门学科。对这样的现象,我也曾遇到、时有感受,甚至苦恼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县积极组织实施了教学能手评选、课堂评优等活动,旨在调动广大教师立足本职,研究课堂。本人也在各种实效活动中受益,不断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用探究式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一、源头要有活水

教育是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作为一线教师要摆脱“匠气”,心怀“大师”梦,立志成为求真、创新的新时代教育者。曾经“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教育形式,要求自己能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自己必须做到“源头活水”,学到老活到老。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殷殷期待——“四有好老师”,勉励广大教师要有扎实学习,在授业解惑、培根铸魂的路上,勤于、善于学习,从而充实自我。作为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积淀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主动的、乐观的向我们靠拢,从我们身上获取知识、能力、品格。

二、开放设计、发散创造,让课堂活力四射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这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对数学教育的总结之一,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教育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所以就应该相信学生,为其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目标,灵活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大胆发现,把“教数学”变成“学数学”。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中,在新知探究环节中,我通过“两朵红花和四朵黄花”、“两朵红花和六朵黄花”、“两朵红花和八朵黄花”、“三朵红花和九朵黄花”、“四朵红花和八朵黄花”的引导认识后,学生们基本能感受到了“倍”的认识,当教学走到这时本可完成教学任务,我灵光闪过,学生们这样在老师的“教数学”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愿望会有好效果吗?能不能再设计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创造呢,随后我在教学环节中增添了当有“八朵黄花”,同学们猜猜“黄花是红花的几倍?红花会是几朵吗?”。一时间,低沉的课堂气氛被点燃了,毕竟答案和刚才新知识通透的,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在此我通过一个小的变通环节,让学生们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了本节课知识。课后我也有思考,作为教者我们是不是曾经低估了学生,面对知识点,总是觉得相对学生来说太难了,用不厌其烦的讲授“逼迫”学生掌握。殊不知,按传统的方式授课,学生也能听懂,但决不会让学生产生很深的印象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抓手,无法落地生根。

三、以趣入境,巧设悬念,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探究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实施,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种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在引入“倒数”概念时,教师可以采用逆序思维的文字游戏作为课堂的切入点。通过提出“牙刷—刷牙”的逆序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子女—?”、“唱歌—?”、“我打篮球—?”等类似问题。这种逆序思维的练习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锻炼语言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将这种逆序思维迁移到数学概念的学习中。在分数的颠倒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文字游戏的规律,尝试将给定的分数进行逆序排列,如将“八分之三”颠倒为“三之八”。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倒数的概念,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分数性质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学生完成分数颠倒游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些颠倒后的分数与原分数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数学中有什么特殊的性质或应用?”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倒数的性质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积极的探究者。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分享等形式,学生能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

以趣入境,巧设悬念的探究式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问题情境,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使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四、以疑入境,诱发讨论,让课堂充满问题和情趣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数学教学中,以疑入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平年和闰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个悬念式的问题:“老师是1992年出生的,今年30岁,但是只过了7个生日,请同学们说一说原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闰年的知识点。学生在初次听到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按照常规思维,每年都会过一次生日。这种困惑正是教师所期望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逐步聚焦问题的核心。例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闰年的定义和特点,引导他们发现2月29日这一天的特殊性。当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最终得出老师的生日是2月29日这一结论时,他们不仅掌握了平年和闰年的知识点,还能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分蛋糕的问题:“如果5个小朋友要平分一个蛋糕,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自然地引入分数的概念,并在讨论和解答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五、在操作、实践中学会合作探究

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数学概念形成的最初阶段,需要以青少年思维感知为基础,先将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变成感性认识的形式,再进一步将感性认识转变成抽象概括。而操作实践则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动脑,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配发的作图工具,自主合作完成画一个圆,提供的学具只有一条短线绳和一个铅笔头。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意外频出。因为要成功画好一个圆,除了成员间要紧密合作之外,更要固定好一点(圆心)及线绳的长度(半径)。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么出现圆心跑偏了,画的圆是“扁”的;要么出现线绳松紧不一,画的圆很不规则。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不断总结改进,终于画出一个个标准的圆。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明白了半径的特点和圆心的作用,获取了新知。在随后的交流总结中,学生们有感而发,清晰的表达了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描述。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享受,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乐趣。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肯动手、动口、动脑,乐于共同参与、主动探索的一群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灵动、开放和高效。

探究式教学为数学课堂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探究式教学在不同数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群体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更好地支持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融入日常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志.互动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2,(03):109-110.

[2]吴伟平.分享式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有趣的正方形”为例探索小学数学自主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21,(17):50-52.

[3]张海青.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谈对话式教学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22.

[4]李一桂.情境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科普童话,2018,(06):6.

[5]陆明娟.优化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4,(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