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活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

樊金锋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第一中学 332400

摘要: 生活和学术知识互为补充,一同提升。在高级中学的物理课程里,老师需根据教育目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当前的学术程度,借助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指导他们在物理课程中抽象化构筑物理知识架构,协助他们迅速理解和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创新性地处理问题,突破物理学习的困境,并深刻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基于此,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物理现象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生活物理现象;教学融合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生活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作为难度很大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多数都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非常吃力,渐渐地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物理的授课学习中适当引入实际生活的常见物理现象,可以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积极性。物理生活现象在生活中体现的趣味性是较强的,教师通过生活物理现象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摩擦起电》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比如在秋天脱内衣的时候为什么会有摩擦起电的现象产生?通过生活现象让学生引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知识主动进行了解和探索,使学生对其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这些切合生活实际的物理现象例子,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可以达到很好的认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走进物理课堂。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枯燥的物理重难点逐步化解,探索崭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兴趣。

二、生活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生活物理现象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用知识点的过程中,对于较多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教师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促使问题变得简单化、易懂化。融人生活元素后的物理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快速地达成学习目标,并更加透彻、清晰地厘清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在物理学习中,很多物理量都是极为抽象的,如果教学中此类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完全脱离,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联想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更难以掌握具体的问题解决措施,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对于能力提升而言几乎没有突出价值。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课程的学习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以及摩擦力的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促使学生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方式、产生条件以及种类划分等;其次,可以通过观察现象、动手实验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再次,教师可以将生活中能够证明摩擦力实际存在的现象列举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掌握摩擦力的产生与存在,让学生对摩擦力拥有更深刻的印象;最后,对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所有关于摩擦力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列举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生活场景

通过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利用多媒体工具能够创设一个更加形象、三维的教育氛围。将实际的生活情况融入到教室里,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推动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去概括和掌握物理的基本规律,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阐述日常生活的事情,从而唤起他们对于物理的热爱。

例如,在讲授“波的干涉”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呈现鸭子在水里游动的影片。首要的是,引导学生们欣赏电影,并分享他们的观察。许多学生在欣赏完动画电影之后,都可以看到鸭子在游泳的时候,周围会形成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涟漪是如何形成的呢?”引领学生深度研究“波的干涉”这个主题。“下一步,老师暂停画面,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当水流的高峰和低谷碰撞时,其震动会逐渐消失。由此,我们在视觉上所见的就是被淹没的水流的模样。通过观察、比较和解读,激发学生积极归纳“波的干涉”的属性,使得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够由学生自发地构建,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应对学习挑战。

(三)巧用生活实例,积极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物理学的根源在于日常生活,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因此,教师能够利用日常生活的元素来建立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将物理学的知识变得更加实用、简洁和易懂。

当我们引导学生构建抛物运动的理论框架时,我们选择乒乓球在平台上的平抛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乒乓球从平台下落到平台的时间是由其高度决定的,而不受其初始速度的影响。此外,乒乓球在平台上的水平移动也是由其初始的水平速度和其下落的高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透过对乒乓球台面的研究,我们能够掌握乒乓球准确击中网的临界状态,以及准确击中网的最低平抛速度和准确击中台面的最高平抛速度。老师也能够利用篮球竞技场上的斜上抛运动,深入探讨斜抛运动的原则和核心,使得学生明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就是均匀的直线运动的道理,同时也能全面领悟到在垂直方向上的分运动就是垂直上抛运动的核心。借助于学生所了解的日常事物,老师能够搭建出一个关于抛物线运动的知识结构与模型,这样既能提升他们对于抛物线运动的认识,也能帮助他们塑造出一个全面的抛物线运动知识结构。

(四)开展生活化实验活动

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从生活实践出发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过程,既能深化物理体验认知,也能不断建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比如学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分析速度变化,比如蚂蚁搬家、蜗牛爬行、雨点掉落、驾车行驶、跳远助跑等等,回忆生活现象,总结运动速度变化规律,再延伸到实验层面:“我们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速度变化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小汽车模型等简单的器材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分析,阐述实验现象,发现速度变化规律。

(五)布置生活化练习作业

新形势下物理教学活动改变“知识本位”模式,打破枯燥无趣的“题海战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遵循生活化原则,建立物理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切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迁移,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比如学完“形变与弹力”相关知识后,学生初步掌握产生弹力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强化运用,再布置生活化练习作业:“尝试以同等的力捏一下饮料瓶和橡皮泥,观察二者形变情况”“从生活中列举弹力存在的案例”。大家通过实际操作以及查找资料,结合跳水踏板、撑杆跳高运动等生活案例,从更深层次掌握弹性形变条件,提升物理学科解决问题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物理的起源在于日常生活,把物理的知识和日常事件相互联系,可以使得学生对物理的掌握更具意义。因此,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擅长发掘日常生活的元素,使得物理真正贴近我们的日常,并且把这些元素巧妙地整合在整个物理课堂的教授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实际的物理学习中深刻体验到科学的吸引力,热衷于物理的学习,并且愿意积极地把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此来提高高中物理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崇山.生活现象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研究[J].家长, 2021(11):74-75.

[2] 曲艳平.以生活物理现象着手 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12):86-88.

[3] 赵永利.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文渊(高中版), 2020, 000(008):109.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08.209.

[4] 曹金河.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J].试题与研究, 2021(3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