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诸多转变,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式都在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入而不断革新。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已经将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途径作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师指导,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汲取到更多的化学知识,从而确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一、新课程背景下常见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一)探究式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学应当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应用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化学知识学习体验,在探究式教学方式下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进探究过程中,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新课程背景下最常见的化学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助力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探究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1]。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探究意识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因此新课标的提出从某种角度看,充分凸显出了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短板问题,新课程目标深入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培养目标的实现。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知识内容的转化,将枯燥的化学知识用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课堂讨论,思考化学理论原理、明晰化学现象,以此获得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由此可见,高中化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能让学生知晓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情境式教学方法
化学学科隶属于自然类学科范畴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且与科学技术以及实践生活等领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高中化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想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复杂繁多的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教师就必须要采取情境式教学方法,尤其是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实现对学生化学知识面的扩宽,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与视野。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水平,以此确保创设出来的课堂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一致,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与验证。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点关注,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是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师希望能够达到的终极教学目标之一[2]。同时,转变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后,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能促进学生形成化学思维,为学生投入后续的化学学习活动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点内容,新课程下强调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传播化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落实的背景下,教师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因此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转变化学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学生培养目标,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实验教学中,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无法长时间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踊跃参与进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融合应用探究式、启发式、情境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贯彻落实并不意味着要将完全替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完善与优化。化学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之一,传统教学方式都是围绕着理论知识点教学展开,没有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知识的“掌控者”[3]。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影响着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重要性愈发凸显,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给予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反馈意见,为教师后续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激活学生化学学习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新课程要求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为基础融入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多样化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将知识点用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多元展示,从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转变自身学习状态。此外,化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导入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并让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方式下积极主动的分析化学知识、探究化学原理,巩固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应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提前搜集与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逐一展示,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并通过音视频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随后在教学情境下提出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问题:“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经常会出现生锈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制品都容易生锈,为什么?”,随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对金属的性质产生基础了解。此外,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带领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将金属的化学反应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揣摩实验的原理,掌握其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点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降低化学学习难度,同时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原理。
(三)强化合作实践探究,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的重点就在于实验教学,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强化合作实践探究,全面提升化学学习能力,从而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练习教学活动中[4]。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设置具有层次性的化学实践教学任务。其次,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合理设置实践任务难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形式丰富的讨论活动、知识竞赛以及课堂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基本营养物质”为例,教师在正式开展新知识教学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巩固,并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分享与讨论。随后,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给学生设置合作实践探究任务“单糖、双糖以及多糖的分子式有什么特点,其元素组成有什么差别?麦芽糖与蔗糖的分子式相同,为什么性质却不同?”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与优缺点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一同完成化学实验操作,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完成后还要进行综合探究,确保实验推导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同时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有效验证。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心得分享出来,并通过自主评价、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自己存在的知识点漏洞现象,从而开展针对性学习补充,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框架。
(四)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有效巩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当应用于作业设计上,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巩固。
1.积极拓展课外作业资源
首先,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外作业资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生活化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元素,设计课外化学实验作业,让学生借助课堂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以此实现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能源相关知识点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化学与能源”探究作业,让学生自行借助网络资源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料进行搜集,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能源产品展开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能源知识的巩固。
2.设计开放性作业题目
开放性作业题目,一方面体现在答案的多样性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学生选择题目的自由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差叫法,开放性作业题目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扬长避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学习自信心,随后通过小组合作作业形式实现学生间的互补,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能力[5]。例如,在讲解硝酸性质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开放性作业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三大强酸性质的差异与共同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探究的结果进行展示。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与归纳能力。
3.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初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学期末针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制作成一份化学简报,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整体性的认知。为了丰富简报内容,学生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是必然的举措,也是高中化学教师始终探究的重要课题内容。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激活学生化学学习思维;强化合作实践探究,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有效巩固等策略,能够有效发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应用优势,助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利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学周刊,2023,32(32):67-69.
[2]冯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9):84-86.
[3]樊亚军.大数据时代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优化策略研究——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8):后插9.
[4]李美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难题及解决方式、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52):22-24.
[5]张清华.关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19(1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