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摭谈

田翠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 语文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起点,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养成的地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德育 言传身教 朗读课文 注重实践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当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个人专业技能,更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出成绩、发光发热。为了构建新时代文明的社会,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以此做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终身发展。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渗透德育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就应该将讲解知识、培养能力及建立情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该依据每个小学生实际所需,不同德育知识用不同渗透形式开展德育教学。比如在培养学生节约知识时,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可谓是衣食无忧,因此大脑中根本没有节约的概念,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中都可能随意浪费。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悯农》的有关知识,有效培养学生节约意识与劳动观念,通过德育渗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节约意识与劳动观念,不但能够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还热爱劳动,逐渐能够养成节约习惯,同时在渗透德育中还要将劳动光荣作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中,通过亲自体验劳动过程,就能够感受劳动过程的辛苦。经过教师引领,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感情,从而增强学生节约、勤劳的道德品质。

2、在阅读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重要环节,而朗读更是培养小学生感情的重要途径。在阅读内容过程中,不能仅机械地将文章朗读出来,要运用丰富的感情去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微笑着承受一切》(三年级下册)知识时,如果仅仅依靠机械朗读肯定不够,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内容中,以饱满情感去细致、认真的朗读优美的词句,就能够真切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发挥文章思想对小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学以致用,而且通过这种教学还让学生养成微笑、乐观地面对困难,达到德育知识的渗透。

3、在习作中渗透德育

在习作训练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将生活事物融入进去。生活不仅能给习作提供所需的素材,还能够通过素材的借鉴渗透德育知识。比如教师以"有趣的运动会"为主题进行习作教学,因为运动会是一项团结友爱的项目,因此要求小学生以这个话题为写作主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的情感,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愿为班级争荣誉的情感。当然在习作教学中,也可采用"保护环境"为习作主题,由学生先以小组探究模式讨论写作思路,然后在组内交流保环境保护的想法,最后才开始写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实现交流写作,同时还能够培养环境保护的美德。

4、利用作业评改渗透德育

作业是学生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作业做得是否合格,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最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我充分利用平时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让学生保持作业本的封面整洁。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注意保护自己的作业本,一直到放学都要使作业本封面干净整洁。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养成了保持作业本干净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求学生每一次的作业书写都要规范,不论作业难度有多大,数量有多少,都要始终如一,书写规范。一旦有确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形式繁多,方法多样。在教学中,我们应不失时机从一点一滴做起,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像春风化雨那样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哺育和陶冶一代新人的爱国情操,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双重任务,才能培养出新世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式

1、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为两点:一是判别能力差,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二是信任教师,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想把学生培育成怎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怎样的人,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切实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比如,我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姿教态,引导学生坐得端正,站得笔直,养成正确的站姿坐姿;在课堂上,我饱含热情、面带微笑地讲课,引导学生专心听课,不在课堂上说笑打闹,教会他们尊重和认真听讲;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情况多么糟糕,我都会准时到达教室,引导学生按时上下学,不迟到,不早退,教会他们守时守信;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我带头捐款,给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互帮互助。总之,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品质的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应该做好教学中的每件小事,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2、朗读课文,领会思想

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备课,善于挖掘和发现这些素材,有效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德育,引导学生边朗读边体味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正达成思想共鸣,进而学习主人公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或者其他珍贵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德育。

比如,我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并且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抽出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和情感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用深情呼唤的语气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用最真心诚挚的感情读“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并且要求学生着重体会这句诗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文章思想和主旨。最后,由我进行范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同时深刻理解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雷锋精神,而且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实行了德育教育。

3、注重实践,延伸德育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他们感兴趣的课内或课外活动,此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根据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学生应当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语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初步用口头语言或者文字图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收获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差异,从而深入了解学生,以便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我在教学《春夏秋冬》一课时,组织了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从冬至春的变化,体会春天的万物复苏和勃勃生机,进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回到课堂后,我进一步组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信息,可以是春天的图片、诗歌或故事等,然后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互相分享成果,最终选取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并且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使德育得到了延伸拓展。

总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位教师光荣且神圣的义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从言传身教、朗读课文、注重实践等多方面来着手,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吴耀雄.小学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解析[J].中华少年,2018(2):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