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

李旭光 汪新渊 李旭阳

泰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 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来说,检测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强化其管理水平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增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公信力,从而促使该行业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现状展开深入剖析,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可以为提升我国人民食品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现状
DOI:10.12721/ccn.2023.1572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衣食住行是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在此观念的影响下,食品加工行业近些年发展迅猛,群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致使食品加工一跃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中流砥柱。近些年虽然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迅猛,但却疏于管理,由于市面上的劣质产品导致群众身心健康受损的问题频发,故而必须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重视,进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现状

1.1样品采集不规范

检测机构在开展食品检验工作时,其样品采集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该环节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程序较多,内容繁杂,工程量较大,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整体收益却不高,因此,难以激发检测机构人员的工作动力。这种情况下,导致样品采样工作缺乏统一性规范,采样标准混乱,甚至在具体工作中还会依据以往工作经验进行主观性操作和判断,导致样品质量不过关,对检测结果带来不利影响。

1.2检测方式不正确

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力较差,在食品检测机构方面的经济投入不足,导致检测硬件、软件等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满足食品安全检测要求;此外检测方式不合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对检测仪器、工作环境等不能开展合理监控,难以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护等,导致仪器出现失准等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检测机构的检测观念落后,检测方法缺乏先进性,检测结果与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等问题。

1.3人员配备不充足

虽然很多检测机构引入了大量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但是人才结构较为单一,缺乏既具有较高学历又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导致食品检验工作难以高效性开展,整体检测机构人员的能力较差,影响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检测质量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技术人员配备不合理等,导致工作质量管理不到位,限制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

1.4信息建设不健全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日渐兴盛,给食品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部分检测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对客户信息的跟踪服务不到位、后期综合服务质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等,致使整体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较低。

2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未来展望

2.1优化样品采集工作

在样品采集之前,需要对被采对象的实际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对样品质量、抽检地点、季节角度等进行明确设置,从而保障样品采集工作的质量,强化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代表性。为了强化样品采集效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开展多次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同时减少同类产品的检测次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控制工作成本,优化食品检测质量效率。

2.2优化检验方法

检测机构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强化自身的检验水平和能力,实现检测方法的创新与优化,提高检测工作的技术含量,充分体现其时代性和先进性。在食品检验工作中,要明确重点的检测对象,如农药残留量、抗生素量、添加剂、毒素微生物等。要对检测设备进行优化选择,保障设备功能与检测需求的契合性,如在称重时选择电子天平,使用冷冻离心机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提取;在检验前使用恒温循环水浴对食品进行预处理;使用红外接种环灭菌器对食物微生物进行处理。

2.3提高人员素质

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活动,完善长期培训方案,结合不同岗位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层次化和个性化的专业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满足当前以及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要注重强化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并提高其分析能力,能够对食品质量状态进行精准判断;加强技术规范学习,对标准检测规范进行深度理解和熟练掌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对各种专业理论进行学习,如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理论等,持续性拓展专业技术知识范围;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引进高素质专业化高水准人才,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

2.4强化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食品检测行业的有效性融合,可以推动其全过程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开展。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完善的LIMS管理系统,并构建自主服务空间,方便检测结果的随时查询,满足被测对象的需求,自主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同时要提供全方位的人工客服服务,强化服务质量。安排专业化的信息人才,对管理系统开展实时监督和管控,定期运维管理,避免出现系统故障问题,确保其安全稳定性运行。

2.5强化检测环境的监管

食品检测过程中,其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检测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检测环境进行强化管理,加大监控和管理力度,其中涉及到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状态、样品制备保存、实验室温湿度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检测环境进行全过程监控,强化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工作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全面推动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

2.6保障检测记录质量

对食品检测全过程进行真实全面记录,可以对食品质量进行有效性评估,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客观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很多,需要对数据采集进行优化管理,保障数据记录、整理、保存工作的秩序化开展,从而为检验结果的评估提供证据。在数据记录过程中,要保障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并保障数据记录格式的规范性;在填写检验报告时,需要与样品信息保持统一性;使用专业用语书写检验报告结论;纸质检验报告要保存5年以上,并做好档案材料的保存工作,做好防潮、防火、防盗、防尘工作。

2.7强化检测结果质量

在具体实施中,要对检测报告进行定期抽检,开展重复性检测,强化检测人员的责任感;在重复检测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检测手段,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鼓励检测人员积极参加其他检测机构的食品检验交流活动,学习更多检测技术和方法,积累工作经验,强化专业技能水平,保障检测结果质量;对样品不同检测指标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全面性分析。同时检测结构要强化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监控方法、计划、结构等开展全面性评估,明确质量控制效果,及时发现检验结果质量管控中的缺陷,并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行修正,从根本上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市场流通中的食品是否合格,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故而,必须强化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力度,这不仅是推动国家食品风险监测工作有效性执行的重要性途径,还是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关键手段,从而为人们创建更加健康的食品环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迹,安思雨,张旭,周兰影.浅谈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J].食品安全导刊,2021(28):37-38.

[2]杨婷婷.关于食品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的策略初探[J].食品安全导刊,2021(27):49-50.

[3]於小惠.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浅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22):28+30.

[4]王志远.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20,No.268(09):86-86.

[5]孔令红.浅谈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20,No.273(1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