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PDF下载
关于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郭丹丹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156331

摘要: 在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为达到高产的目的,我们不仅要掌握其栽培技术要点,而且还要切实掌握其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加强对其的田间管理,尽可能地促进栽培成效的提升,最终保障农户的收益,达到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index.php/wenzhangd-2-18900

对水稻种植工作进行技术上的改革。通过推广水稻的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保证水稻质量。粮食关乎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农业问题更是当前着重关注的“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精耕细作和有效防治,不仅可以实现农作物丰收,还可以实现水稻栽培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1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1.1选种

水稻能否高产根源上取决于水稻种子是否符合高产需求,能否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从而针对性的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强与生长环境契合的优良水稻种子。在选种的过程中主要看大地的气候条件,其中温度与光照因素是水稻选种中需主要考虑的问题。孕穗抽穗时期是水稻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水稻对于高温天气十分敏感,如果温度过高很容易发生穗子瘪梨的现象,为此应该选取抗高温、耐旱的品种。在水稻选种的过程中要确保同一批水稻种子的品种纯度为95%以上,从而确保水稻种的品质,有利于工作人员开展水稻育种工作。经过农业专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杂交水稻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适应能力普遍优于其它品种,萌芽率也达到80%~90%。可见,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选用杂交水稻品种。

1.2育苗

将科学选择的稻种在阳光下晾晒48h,接着需使用泥水与盐水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同时将受损与不饱满种子清除掉。剩余的稻种需要在1000倍的50%多菌灵溶液中进行48h消毒处理,之后需在清水中将种子浸泡10h,这可有效清除种子表面残留的药剂。工作人员也需要以“温室催根、保湿催芽”方法进行催芽处理,其中种子处于催芽期时温度应在28℃上下,而处于出芽期时就应确保温度在38℃左右。进行育苗时,工作人员应根据相应数据配制营养土并铺在育苗床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定期浇水,确保育苗前期稻种具有充足水分。秧苗苗龄达到25d至35d后,主茎上会出现约7片叶子,而秧苗根部较为茂盛并呈现白色,同时基部较粗,叶片为绿色,这就表明秧苗属于壮秧,可进行种植处理。在育苗期间,土中会出现大量杂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清除,如使用相应除草剂。另外,想要防止潜叶蝇对于秧苗健康生长造成威胁,就应使用适量的1000倍乐果。

1.3合理育秧与插秧

栽培水稻的成功取决于优先选择合适的田地进行育秧,田地要确保平坦无凹陷,具备良好的渗水效果,同时要依据不同的天气气候做出相应的灌溉措施,在水稻表层覆盖薄膜以增强其抗旱能力。插秧时要准确控制行列之间的距离与秧苗的密度,并确保其根部旺盛,从而可以提高水稻的存活率以及种植效率。

1.4施肥

施肥保障是实现优质高产水稻前提,在进行施肥期间,需要针对气候、环境、水质等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确保施肥工作具有较强合理性与科学性,在肥料进行调制过程中,应保证氮磷钾之间的比例具有较强科学性,即根据1︰0.5︰0.9比例对氮磷钾含量进行配制,而其属于基肥。

基肥:将尿素和磷酸二铵,以及硫酸钾混合,用量分别为3公斤/亩、10公斤/亩、6公斤/亩。将以上三者搅拌均匀在大田整理时做水皮肥进行施肥,施肥深度要达到5——10厘米深的土层中。

分蘖肥:将硫酸铵和硫酸钾,以及硫酸锌三者混合调配,用量分别为25公斤/亩、7.5公斤/亩、1.5公斤/亩,或者也可以用20公斤/亩的尿素代替硫氨酸,调和均匀后进行施肥会有很好的效果。

调控肥:以10公斤/亩的用量施加尿素。若出现长势不均,或是发生叶片泛黄的情况,需要再追加一次施肥。

孕穗肥:拔节孕穗时期是水稻的生长速度最为迅猛的时期,同时,这时也是水稻最需要营养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可以施加20公斤/亩的复合肥。

1.5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水稻移栽后进行浅水管理,遵循“深水返青,浅水分蘖”的原则,做到以水护苗,促进秧苗早发新根和有效分蘖的发生,从而提高有效穗数,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后期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水稻成熟期及时撤水晒田。

合理除草。稻田的土壤中难免有其他作物或杂草的种子,而土地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这些植物就会与水稻进行竞争,影响水稻的生长。而杂草的种类颇多,不能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应采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加强除草效果。比如,稻田中的多年生莎草科杂草较多,此时就应该采用45%左右的莎阔丹水剂等除草药,可以将除草剂进行科学的混合,发挥更大效果,合理的除草能有效减少营养物质向其他方向流失,促进水稻高产。

2病虫害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应为水稻打造较优良的生长环境,首先做好前期的清理工作,尽量清除杂草和害虫源,保持稻田的基本卫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虫害。在育苗和栽培过程中积极采用新型科技,科学的进行育苗和栽培操作,增加植株活力和抗性;确保稻田的种植密度,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率,能避免植株密集导致病虫害传播速度快等;在施肥时尽量使用有机肥,其他肥料控制用量,避免烧苗等,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2.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1)详细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前期特征,及时的预防和发现,采取有效的药物进行防治处理,尽量早的发现并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2)通过控制水稻生长温度来避免病虫滋生,大多数病虫生长环境都有温度要求,温度的控制可以有效防治。

2.3生物防治技术

加强研究与利用动植物链之间的联系,来增加可以使作物保持稳定高产的方案措施;利用先进技术发展自动化生产;研究新型绿色农药来代替高污染化学农药,使农药朝着无污染、成分更天然的方面发展,让科学的生物防治工作更好的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

2.4科学合理用药

在水稻防治的过程中药物的使用不可避免,且合理地用药能给水稻的生长带来积极的影响。用药不能过度,尽量减少用量,应科学有规划的用药,尽量使药物发挥最合适的作用,避免渗透到作物中,进而避免农作物通过饮食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在用药过程中,药物不能对水稻有不良影响,例如限制生长、减产等。

2.5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在病虫害未发生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水稻出现病虫害的概率。在病虫害出现前,做好管理控制工作,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对水稻产生过大影响。防范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的路径,应当引起广西地区农户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防范技术知识与能力。农户在种植水稻期间如果具备一定的病虫害防范意识,则有利于更好地防范病虫害。目前,广西地区农业部门提供了一定的水稻病虫害防范知识信息供农户学习。广大农户应当充分利用信息之便,学习更多的病虫害相关知识,加强对病虫害的认识。另外,应当注重更新知识,储备最先进的病虫害防范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结语

水稻高产栽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环节出现失误均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广西地区农户应当结合当地水稻栽培自然环境与技术设备合理运用栽培技术,同时做好防范病害工作,采取适宜的病害整治技术,保障水稻高产,推动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岑继清。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8):95-96.

[2]潘君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