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源于冠状动脉的狭窄乃至闭塞状态。此病理过程常源自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的沉积,进而形成所谓的动脉粥样斑块,此乃冠心病最为普遍的致病机理。这些斑块可诱发血栓形成,不仅会限制动脉通道,甚至可能造成完全阻塞,显著削减或中断向心脏供应的血液流量,从而对健康构成严峻挑战[1]。冠心病的病程往往呈渐进式发展,患者需面对长期的治疗过程,且多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伴随持续的身体不适,患者常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易于滋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进而削弱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最终可能不利于预后效果。鉴于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期间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性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本,在现代护理观念的指导下,实施系统的护理过程,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门诊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00例门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2)存在其他器官严重病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000例,男8000例,女7000例,平均年龄64.26±8.47岁),和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试验组(15000例,男7900例,女7100例,平均年龄64.88±8.59岁)。两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并认可本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健康档案。需要为每位患者构建专属的健康档案管理,档案中需涵盖患者的基本信息,诸如姓名、年龄、性别等核心要素。同时,护理人员需详尽地向患者及其家属阐释档案中的各项条目,并教授体重、血压等关键指标的自我监测与记录技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此作为临床决策与治疗效果评估的参考。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量身定制一份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应综合考量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调整指导、专业护理技能的传授、适宜体育锻炼的形式与强度安排,以及药物使用的具体说明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2.心理指导。在门诊入口显著位置处设立咨询服务台,旨在能够高效解答患者疑惑。在日常护理服务流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着热忱之心迎接每一位患者,细致入微地解答患者的疑问,运用温柔与激励性的话语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护理人员需要始终尊重患者感受,如果遇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采取有效安抚措施,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与困扰,并据此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同时辅助以放松疗法、深呼吸练习等心理调适手段。针对患者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也应即时响应与反馈,以此来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采用健康宣教手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冠心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手段、预后状况等,强调加强健康行为在延迟病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指导患者把常用药品或备用药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并学习自我护理;让患者学会如何正确合理用药,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能随意减少或延长服药的间隔。患者需要时刻带上硝酸甘油,在胸痛的时候,可以在舌下含服,来缓解疼痛。
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传授科学合理的膳食模式,应强调遵循分次少量、规律进食的基本原则,推荐以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食物为核心,同时减少盐分与糖分的摄入,并优先选择富含粗纤维、维生素群及优质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作为日常饮食的主要构成。还需特别叮嘱患者远离烟酒,避免饮用刺激性强的浓咖啡与浓茶。
5.运动指导。需要建议患者参与适度体育活动,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增强心肌泵血功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加速流通,从而增进体能并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在规划运动方案时,需严格遵循冠心病患者的安全运动管理指南,一旦患者的心率超过20次/min,应立即调整运动强度,减少活动量,以确保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使用我院自拟的健康知识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疾病知识、合理用药、良好生活习惯等多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知识掌握度越高。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全部纳入SPSS23.0软件中,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使用t和来表示计量资料。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试验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为(86.40±4.61)分,对照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为(78.72±3.83)分,t=156.940,P=0.001;试验组的合理用药掌握度评分为(82.24±4.35)分,对照组的合理用药掌握度评分为(79.16±3.17)分,t=70.083,P=0.001;试验组的良好生活习惯掌握度评分为(86.68±3.09)分,对照组的良好生活习惯掌握度评分为(79.20±3.91)分,t=183.825,P=0.001;试验组的疾病知识、合理用药、良好生活习惯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试验组的SAS评分为(39.41±1.82)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6.83±2.04)分,t=332.409,P=0.001;试验组的SDS评分为(40.05±1.46)分,对照组的SDS评分为(47.37±2.18)分,t=341.650,P=0.001;试验组的SAS、SD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类临床高频发的病症,其显著风险因素涵盖了不当的膳食构成、体育锻炼的缺乏、酒精的过度摄入、心理应激状态、高血压病史以及糖尿病状态等。冠心病的核心症状体现于心肌因供血不足而诱发的胸闷、胸痛、体力不支及呼吸障碍等[3]。鉴于其当前无法根治的特性,一旦被确诊,患者需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管理,这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难以在短期内自行消散,若未能有效控制,则可能急剧发展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诸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并发症。患者需长期承受疾病带来的身体与心理负担,这不仅严重削弱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催生出一系列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对疾病的治疗进程与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核心构建于护理流程之上,旨在将日常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各环节进行系统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核心追求在于,依据个体在生理维度、心理层面、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精神需求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量身定制并实施最为适宜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疾病知识、合理用药、良好生活习惯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门诊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分析原因为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会把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相关知识都告诉患者,这样才能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自己的健康的关注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试验组的SAS、SD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门诊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原因为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时,要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增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护理人员需要用温和、稳定的语气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各种问题,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有信心能够战胜疾病[6]。
综上所述,针对门诊冠心病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婧亭.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对门诊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10):1263-1265.
[2] 母小玲.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甘肃科技,2023,39(02):82-84+89.
[3] 王翠娥.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09):88-90.
[4] 殷璇,于凤菊.门诊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19):114-116.
[5] 赵洁.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和情绪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2):227-229.
[6] 周小姝.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