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思佳

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610100

摘要: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备受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为古诗词教学的个性化、真实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平台。以人工智能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结合为切入点,分析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期给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人工智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4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不仅说明了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优化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新的路径。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收集来自一线教师的反馈,不难发现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首先,传统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仍占主要地位。目前许多一线教师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活动多以朗读和背诵为主,缺少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可能会对学生主动探索知识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多媒体技术引入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近年来,许多一线教师都尝试通过增加图像、影音来丰富教学环节,通过情境模拟、分组讨论、创意写作等方式,创新课堂练习模式。而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把隐性的个体知识转化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外显知识[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手段中,图文媒介的效率约为10%;多媒体教学形式的效率约为30%[2]。因此可看出,仅靠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不能将古诗词的情感与意象有效可视化。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更偏向于通过形象、具体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诗词内容,相对来说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更难理解。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为例,许多一线教师会选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这首民歌所蕴含的壮丽风光以及少数民族独有的豪情。但对于一些在南方地区长大的学生来说,这类风土人情并不常见,很难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古诗词的语言晦涩难懂。相较现代汉语,古诗词中许多词、句的表达与现在的意思相差甚远。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为例,“疑是地上霜”的“疑”今天常用的意思是“疑问”,而在诗中则是“好像”的意思。像这类的诗句,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学习时难度较大。

其次,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给理解带来了障碍。古人在作诗时往往有感而发,有着特殊的创作背景,同时常常引经据典,引用内容大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难以体会诗中深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趣。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望天门山》,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只会觉得李白是因为看到天门山美景才有乐观豪迈的感情,如果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就更能体会李白年少成名、前途一片大好的自由洒脱、无拘无束。

同时,教学方法和练习方式单一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中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古诗词传播的有利渠道,教学模式仍遵循着“解题意,知作者;释难字,译全文;明思想,齐背诵”的模式进行教学,无法突出诗词美感[2]。大多数学生从应试的角度学习古诗词,忽略了古诗词的审美情趣,无法有效培养其积极性。

 二、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如今人工智能已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新课标》也提出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知识,以增强培训内容的时代性。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信息科技学科组曾联合上海市智能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开设了三次中小学人工智能的专家公开课,人工智能走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不仅让教师体验人工智能课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小学古诗词教学一般为1-2个课时,课堂容量和教师的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利用人工智能海量、精准搜集数据的技术,持续协同构建和更新已有知识库,能更好满足学生新的学习需求[4]。利用人工智能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搭建一个学习平台或应用程序,主要有三个功能:智能教学助手、辅助练习助手、场景模拟助手。

(一)智能教学助手

在初次使用时,智能教学助手会发布一项有关古诗词学习的调查问卷,学生完成后,智能教学助手根据结果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打造专属的古诗词学习计划。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也能针对每个学生,从知识库中选择合适的预习资料进行推送。学生可根据这些资料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预习过后还有一些过关任务或游戏,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中,智能教学助手能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智能教学助手不仅可以提供多种课堂互动工具,还可以建立虚拟古人形象,介绍作者、古诗词创作背景或讲解其中典故时,就可以让虚拟古人来演绎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智能教学助手还有录像功能,将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在课后可观看课程回放进行巩固,教师也能通过回放进行课后反思。

课后,智能教学助手能及时为学生答疑。学生输入问题,智能教学助手再实时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后,智能教学助手能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统计每个学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提供复习参考,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古诗词。

(二)辅助练习助手

首先,辅助练习助手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供不同的练习内容,进一步实现作业分层,使每个水平的学生都有自己适合的练习。练习的题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填空、选择等,而是更具有互动性、游戏趣味的题目,如看图猜诗句、答题闯关等,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其次,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辅助练习助手能马上进行批改,再将学生的错题分类,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但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还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同时还能对练习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将掌握情况反馈给家长和老师。

此外,辅助练习助手还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评价学生的诵读水平。通过分析学生的节奏、语调等,纠正学生在诵读时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诵读能力,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美。

(三)场景模拟助手

古诗词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图像资料,人工智能技术几乎不需要人类参与就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创造性内容,实现文本转图像、语音合成、创建3D虚拟环境等功能[2],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场景模拟助手运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能为古诗词教学带来全新体验。

通过VR技术,场景模拟助手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虚拟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见到古诗词中描绘的风光。通过VR眼镜和手持控制器,学生可以漫步在古代山水间,体会诗人此刻所感。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以年级上册的《江南》,场景模拟助手可以模拟生动的江南景致,学生在教室里就能感受“鱼戏莲叶间”的活泼俏丽,体会到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

利用AR技术,学生能在虚拟场景中与作者进行互动,听作者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体验古诗词所描绘的风光,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这种方式更具有互动性,能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给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单调的古诗词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去学习古诗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4, 56-57.

[2] 蔡新元,陈秋婵,张健. AI共创的中国古诗词文化VR体验系统设计与实现[J]. 出版科学, 2023, 31 (04): 80-88.

[3] 王朝云,刘玉龙.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7(6): 18-20.

[4] 邓雪,马芝兰. 人工智能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0(04): 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