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全切术”即全子宫切除,要同时切除子宫体部分与子宫颈部分。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一种常规手术,当前可以经阴道切除及通过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切除,“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有广泛应用。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中,因为受到麻醉、手术时间长、裸露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容易导致患者在术中出现体温下降问题,严重时出现躁动、寒战等并发症,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开展和患者预后安全均造成严重危害[1-2]。针对于此,现阶段临床强调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进行保温干预,注重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如此可以使患者肌肤热量的散失得到控制或减缓,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有重要意义[3]。正是因为如此,妇产科要充分掌握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中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落实要点和应用效果。此次回顾性研究以8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研究确定出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效果,作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妇产科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所接诊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纳入标准:①满足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指征和相关条件;②经过检测发现术前体温正常;③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②中途转院;③对护理工作持否定态度或合作意识差。将护理方法的差异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4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表1中直观呈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一是在术前进行手术室温度与湿度的调节,分别是调整为21-25℃、50-60%;二是对患者的非手术部位进行包裹或遮盖,可以应用温度适宜的手术巾,有效减少暴露;三是冲洗手术部位时要应用常温的0.9%氯化钠溶液;四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与评估患者的术中状态,发现异常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五是手术结束后做好患者的保温措施,在此基础上安全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且提前对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两组的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一致。在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中,一是确定患者术前体温,若是低于36℃则进行主动保温,可以在主动保温中应用“医用升温仪”,帮助患者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二是术前30min由巡回护士准备好加热毯,并且开机进行棉被与手术床的升温,通常是将温度升高至36℃左右即可,确保接近人体的一个正常体温;三是对所应用的消毒液进行加温处理,需要加温至37℃左右,在术中消毒液的选用中,当前是注重选用不易挥发的医用聚维酮碘消毒液,进行患者的黏膜消毒与皮肤消毒时不易出现热量丢失和体温下降的现象;四是注重对患者的下肢、双足、颈肩进行保暖处理,可以选用U型枕、双腿棉套等;五是术中对所应用的液体进行加热处理,比如腹腔冲洗所应用的冲洗液,再比如静脉注射用药液,均可以通过恒温电子水箱进行加热处理,温度保持为36-37℃;六是术中若使用血制品,则要提前进行血制品的加热处理,使其温度达到37℃,手术过程中使用到的纱布垫、纱布块等也需要进行预加热处理,可加热至37℃,保证其发挥出重要作用;七是术中使用的湿热交换机、呼吸机等进行提前加温处理,腹腔冲洗液也需要进行加温处理,可以应用恒温箱而加温至37℃;八是使用热湿交换器,并将其与患者的气管导管有效连接,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行加热处理和湿化处理;九是手术结束前的30min,对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进行调节,前者不能低于23℃,手术结束后要及时为患者加盖棉被;十是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患者的体温监测,核心体温低于36℃时便应用医用升温仪,还注重覆盖棉被,保证患者的身体比较温暖。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对两组患者的复苏指标进行记录与比较,包括完全清醒时间、BIS(脑电双频指数)恢复时间、拔管时间,BIS可以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评估,BIS值接近0表示患者处于极深的麻醉状态,接近100时表示患者清醒。②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躁动、寒战、低体温。③记录两组患者在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情况,包括入手术室、麻醉后30min、麻醉后120min、手术结束这四个时间点。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检验、c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复苏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BIS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5%、30%,(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在麻醉后30min、麻醉后120min、手术结束这三个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妇产科在治疗宫颈病变、异位妊娠、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时注重运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显著优势是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术后康复时间[4-5]。对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中患者出现的低体温现象,妇产科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并注重落实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如此有助于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并保证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顺利进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6]。除落实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妇产科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中还注重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核心理念是应用多种措施进行患者体温的干预,使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状态,避免出现低体温问题和引发应激反应[7-8]。将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有效联合起来有重要意义,使面向患者的保温措施更为完善和有效,可因此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对其高度重视是应有之义。
在此次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之后,各项指标是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中,护士及护理人员注重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保温干预,比如应用保温帽、保温毯、医用升温仪、恒温电子水箱、保温气垫床,再比如对术中所应用的消毒液、血制品、纱布垫、纱布块等均进行加热处理,如此可以更好地稳定患者的术中体温[9]。在应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时,发现其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由体液挥发而导致的体表温度流失,患者外周血管发生收缩问题可以得到避免。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注重对患者进行体温干预,并全过程监测患者体温变化,结合实际情况更具针对性地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所以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30min、麻醉后120min、手术结束这三个时间点的体温变化均较为平稳,体温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中,患者较易在术中出现低体温现象,并可出现寒战、躁动等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循环加速、骨骼肌收缩、血压与心率的波动,对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造成不良影响[10-11]。对于此,护士注重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有效从术前、术中、术后这三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复合保温,减少了患者的热量散失,并因此降低患者出现躁动、寒战、低体温的发生风险。除此之外,通过落实好术前、术中、术后的保温措施,有助于加速患者的拔管时间、BIS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这对于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中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对于患者的体温维持和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妇产科要高度重视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落实。妇产科在后续要进一步完善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注重引入更多科学有效的保温方法或手段,使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杨帅.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83-85.
[2]郑敏.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1):1401-1404.
[3]林丽珠,吴芸.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162-164.
[4]朱英,边利萍.手术室护理路径结合人文关怀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04):141-143.
[5]陈惠娟,袁财莲.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2):175-176.
[6]杨辉平,吴小梅,刘文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阶段性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2):124-127.
[7]赖春梅,陈艳红.保温毯联合液体加温处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06):1637-1640.
[8]姚言.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5):101-103.
[9]林莉.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0,5(03):151-153.
[10]甘晓华.全程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手术指标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2):275-277.
[11]邢廷歌.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