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当代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贺韧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长沙,410008

摘要: 当前,随着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种社会不良思潮也随之泛滥。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抵御能力较弱,容易产生价值观扭曲、削弱健康精神追求、冲击文明素养等负面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教育对策加以引导。
关键词: 社会不良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021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意识的影响研究》(编号:19C1233)。
文章地址:

一、社会不良思潮的概念和形成背景

所谓社会思潮,就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源于特定民族、阶层和社会群体的,能够折射出特定人文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群体性思想潮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也不可避免地使得在部分大学生心中滋生错误、极端的观念,当这些错误观念在互联网背景下快速汇聚成型时,也就自然产生了社会不良思潮。

二、社会不良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扭曲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被扭曲,他们过分追逐金钱和物质,盲目向往奢靡和享乐的生活方式,对家庭和父母创造的生活条件充满抱怨和不满,又不愿意通过自己发奋努力来改变现状和创造未来,于是乐于钻营投机,不务正业,期望通过歪门邪道和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获取金钱和利益。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校园比较常见,他们终日沉迷于吃喝玩乐,着装打扮,相互攀比物质消费水平,在经济条件无法支撑时就挖空心思,想法设法,无所不用其极。有的无止境的向父母亲伸手,有的辍学打工,有的陷入校园贷,有的甚至牺牲身体、健康和人格来交换金钱,更有甚者,坑蒙拐骗、偷扒抢劫,走向犯罪的深渊。整日沉迷于享乐的他们,忘记了学习知识和钻研专业,忽视了积极的社交和自我发展,更耽误了自己正确人格、素质与品性的锤炼,抛弃了自己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人生价值观被极度扭曲。当他们某天醒悟过来之时,已经错过了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耽误了自己的人生机遇,成为了一生的遗憾和懊悔。

2、削弱我国大学生健康、正确的精神追求

社会不良思潮,容易腐蚀大学生的健康、正确的精神追求。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潮,使得一些大学生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摆在第一位,对于自我成长、社会价值实现乃至于经邦济世,造福人民,奉献社会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却弃之如敝履。这些社会不良思潮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束缚了他们发展的空间,丧失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压抑了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慷慨激昂,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成为了社会的寄生虫,家庭的包袱与拖累。可以想象,如果大学生都是这样的精神状态,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将彻底丧失希望,中国梦的实现将遥遥无期。

3、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道德与文明,是大学生终身发展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然而,在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就容易逾越道德与文明的边界,作出狭隘和卑劣的举动。尤其是利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更是让很多大学生言行粗俗、行为偏激、冷漠无情,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品德被践踏。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军人、医生和教师的尊敬,对老人、孩子和残疾人的爱护,对文明行为的遵从和不文明行为的抵制,这些优秀品德逐渐流失,这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悲哀,也将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造成严重误导。

三、当代社会不良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1、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社会主义教育

面临着当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应利用我国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充分地利用,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一些内容较为鲜活、吸引力更强、形式更新颖的理论实践等教育活动。高校可深入挖掘利用校史、校园之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内

涵,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实施爱校爱国的教育:也可向大学生们推荐一些能够正确客观的反应出近现代的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开展相关主题的辩论赛、书评影评等的活动来积极的推动三观教育活动,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统一起来,共同抵制不良思想侵袭大学生的思想。

2、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

当前,要积极建设高标准、多功能文化设施,拓宽大学生联系与沟通社会的途径。应努力创造出优美整洁的文化环境。应加强管理文化娱乐及宣传领域的力度,促进其更好的发挥出育人的作用。最后,应进一步地加强对校园的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努力打造出一个优良安定的育人的环境。

3、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

目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等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大学思想理论课程可围绕社会的热点和难点,结合重要的纪念日组织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座谈会、专题讲座、红色网站和社会调查等的专题性活动,运用正确的信念理想来构筑大学生的坚实的精神内墙。这些不良的社会思潮能持续存在的原因就是其本身均具有特定的理论逻辑,只有当大学生真正确立了正确的信念理想,才能免疫与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章琳.高校应对社会思潮的时代方略:引导与治理[J].教育评论,2020(8)

2.陈敏.错误社会思潮消解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根本方式及作用机理解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7)

3.王妍卓;潘丽莉.2019年度重大社会思潮研判[J].人民论坛.2019(35)

4.张颖新.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影响要素探究[J].知识文库.2020(2)

作者简介:

贺韧(1981—),男,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专长: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