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晓音

安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衡水,053600

摘要: 畜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同时也是短板之处。针对当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所在,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提升畜牧业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及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畜牧业;乡村振兴;地位和作用
DOI:10.12721/ccn.2023.1592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1.1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

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而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畜禽养殖中,其投资可少可多,养殖周期短,因此见效快,非常适宜农民将其作为促进增收的稳定、持久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畜禽动物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赋予了畜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畜牧业,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诸多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1.2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及影响力,赋予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带动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推动畜产品加工业、肥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使得各个领域的就业岗位增多,缓解了就业难题,并且也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国民经济发展中,畜牧业占比较大,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提升畜牧业地位,能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1.3是促进产业兴旺的传统优势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支撑,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才有盼头。畜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产业兴旺优势。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掘地方特色,精心谋划“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挥畜牧业的巨大优势,利用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为要求,科学布局规划畜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土壤、水源、环境污染,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2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2.1立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意识

畜牧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要树立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意识,加快畜禽良种引进和繁育,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持畜牧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并通过合作及入股的方式,促使散养户参与到改造升级中,摒弃传统分散、粗放的养殖模式。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养殖技术设备,引导畜禽养殖场引入、建设自动化喂料设备、粪便清理设备、环境调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为畜禽养殖提供便利和帮助,提升畜牧业自动化养殖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发展。

2.2严格遵循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理念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快畜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至关重要。在发展畜牧业时,应严格遵循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建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助推畜牧业生态化发展。针对养猪场,要推广应用干清粪、微生物发酵、沼气工程等技术;针对养牛场和养羊场,要推广应用雨污分流、堆粪场、圈舍堆沤发酵熟化还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污染。要重视农业和牧业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加强畜牧业和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合作,构建种养一体、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促进畜牧业绿色化与生态化发展。

2.3加强畜禽疫病防控

畜牧业疫病高发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应提高畜禽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健全防疫制度,完善防疫措施,落实畜禽防疫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认真做好畜禽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工作,有效降低患病率。定期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患病动物。要进一步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善兽医实验室检测环境和条件,满足新时期畜禽动物检疫工作需求。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包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检疫申报点等,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和帮助。要强化畜禽动物调运监管力度,做好检测排查、清洁消毒等工作,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保障畜牧经济稳步增长。

2.4应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要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落实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流程,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畜产品。要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搭建信息化监管系统、平台,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畜产品质量溯源提供帮助。要重视各类投入品的管理工作,包括:兽药、饲料等,禁止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避免对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要强化畜产品检测机构队伍建设工作,更新检测技术和设备,全程化检测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此外,要强化行政执法工作,严惩出现泔水饲喂、私屠滥宰等现象,实现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

2.5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

畜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为满足发展需求,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之上,要积极做好引导性投入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通过贴息贷款的方式,促使养殖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解决资金难题。各级政府应做好对养殖企业基地建设的扶持工作,降低用地成本。养殖企业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畜禽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其次,要创新贷款渠道,解决贷款难题,金融机构应降低抵押贷款门槛,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满足企业用钱需求。地方财政应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并将其用于养殖贷款贴息中,提高养殖场养殖积极性,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2.6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

新时期,畜牧业发展中要重视技术创新应用,紧密围绕畜禽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粪污无害化转化利用、智能养殖装备研制等关键领域,建立畜禽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实验室,满足畜禽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及服务能力。要加快推动智慧牧场建设,推广畜禽无抗健康养殖技术和种养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化养殖装备。要做好对各项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训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合作社带头人,促使其掌握新知识和技术,提高新技术应用覆盖面,实现养殖技术升级改造,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充分意识到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对策,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对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马金玉.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畜牧,2021,(12):106-107.

[2]王波.浅谈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0):82-83.

[3]陈武权.浅谈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农经,2020,(09):88-89.

[4]冉龙香.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3):44.

[5]余四洋,田隆保,李俊飞.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浅谈[J].湖北畜牧兽医,2019,40(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