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精准治疗是在精准医学理念下,根据疾病产生的分子机理对其进行分类和治疗,相较于传统依据症状分类的方式其准确性更高,可以减少用药失误的出现。基因测序为肿瘤基因组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肿瘤精准治疗的实现。目前基因测序已经在遗传性疾病诊断、肿瘤基因检测等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分析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对于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和现代医学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基因测序概述
不同科技企业所开发的基因测序平台的原理、应用方法和应用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见的包括以焦磷酸测序为基础的Roche 454测序仪、边连接边测序的SOLiD 平台、基于桥式PCR扩增模板片段的HiSeq平台等。
基因测序的工作方式包括四种:一是人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WGS),该方法所得到的基因组信息最为全面,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二是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该方法是对基因组中最容易发生的编码蛋白序列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与基因数据库中相关信息的比较判断变异的具体位置,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三是定向区域测序,就是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基因组合中特定区域进行测序,在测序前需要先采用杂交及PCR技术富集测序目标区基因片段;四是RNA测序,区别于DNA的固定序列检测,该方法是检测细胞处于特定状态下的转录体组合情况,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肿瘤精准治疗中,对病变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表达和融合信息进行监测,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从而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依据。利用RNA测序可以检测到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以及ncRNA分子等。
二、基因测序的实际应用
2.1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DNA恶性突变是肿瘤产生的主要原因,肿瘤具有遗传相关性,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组的测序,并通过相关信息的解析和比对可以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大部分肿瘤转移灶来源进行确定,尽管部分肿瘤的原发灶无法利用基因测序明确,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该技术判断出病变细胞的发生具体的位置,并通过对细胞核酸特征的分析明确癌症具体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中肿瘤分类的依据是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在肿瘤精准治疗中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肿瘤分子进行分类。在临床实践中常利用静脉血作为基因测序的材料,液体活检方法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利用该方法可以检测到大多数的肿瘤基因突变情况包括乳腺癌、肺癌以及卵巢癌等等。
2.2肿瘤靶向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受到肿瘤类型差异和病患个体差异性的影响,靶向药物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在治疗前对患者对靶向药物的适用情况进行判断,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治疗的效果。目前医学界已经研究出了多组肿瘤相关基因,在临床中也将驱动基因作为肿瘤精准治疗的靶点,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靶向药物显著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基因测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比较高。在基因测序技术的支持下,肿瘤精准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但是受到靶向药物疗效和个体耐药机制差异的影响,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收益。因而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肿瘤精准治疗靶点新药的疗效和耐药机制进行预测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2.3遗传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基因测序的成本不断降低,使得该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推广成为可能,可以应用该技术对有肿瘤家族史人群的APC、BRCA1等相关肿瘤基因进行检测,实现遗传性肿瘤的准确筛查和提前治疗。外科体检以及影像学手段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BRCA1/2等基因的变异状况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防参考依据。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分析出个体的患癌风险,以此为依据进行提前的干预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表1总结了一些突变基因可能导致乳腺癌和其他癌症发生概率。目前已经有一些商业性质的机构开始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为相关人群预防提供参考,为了规范医疗行业和市场确保基因测序质量,国家也对基因测序机构的资质认定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表 1 遗传性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关联性
三、结束语
利用基因测序可以对肿瘤基因序列中的变异信息进行解析,从而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可以有效提高肿瘤诊断、治疗等的准确性,具有推广的价值。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基因测序在应用中还存在诸多待完善的地方,包括数据信息存储不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等。相信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相关政策体系的日渐完善,基因测序将会在肿瘤精准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展鹏,王学顺,刘新泳. “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精准药物设计策略浅析[J]. 化学进展,2016(28)
[2]锁爱莉. 癌症精准医疗时代医工融合对肿瘤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