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分析
(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存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通常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为摆脱了自我中心,具备了守恒等概念,思维发展特点是正处于具体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型发展阶段,但是仍旧以具体思维为主导,抽象逻辑思维的运用仍然与具体可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处于无声的外部言语时期,所以小学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形象思维的积累促成抽象逻辑思维的产生。刚入学的小学生,对于基本的工具类的运算概念的理解需要依靠实物的辅助,如数手指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能够初步掌握数学符号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思维框架。有研究指出对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训练是有必要的,这种训练活动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相对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一到两年建立起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框架。但是实验同时指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养成与训练,或者训练方法不得当,就有可能将学生抽象思维的出现时间延迟至四五年级及以后。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在同一学科之间存在。就数学学科而言,小学生最先发展的思维是有关于数量的抽象逻辑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是依托于具体形象思维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问题的核心部分,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上升,学生能够逐渐摆脱实物思维的支持。但是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在学习诸如整数类的概念时可以摆脱具体形象的辅助,在进一步学习抽象概念如小数时仍旧会不自觉地借助于具体事物来增强了解。五六年级的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相对较快,具备了较强数学思维,但是仍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规律性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规律性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解释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效率。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强调合作学习,促进思维进步
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探究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彼此的联系,提高交往能力,加速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讨论之中碰撞产生新的解题思路。在探讨中学生的思维也更容易打开,形成思考合力,不仅可以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增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容易获益,合作学习不仅对其学习有积极意义,还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数学思维框架。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思维进步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与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思维不仅对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够影响人正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将系统的数学知识同社会实践紧密集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特点看,学生的道德与认知发展具有多开端性,教师要在情境中实现学生知情意行多开端展开,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促成与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思维应用范围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并且这种语言对于逻辑的要求很高,因为概念的学习需要文字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逻辑数量以及数学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直观感性材料的理解去理解复杂的理性知识。因为逻辑推理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具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表征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进行主观层面的思维训练来提高其判断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中的错误予以纠正。
(四)充分发挥教材在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数学教材是围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展开,在常规的知识教学中渗透着数学思维模式与思想内涵,所以教师的日常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单向授受,同时也是一种不自觉数学思维训练。
(五)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关注到学生这一阶段的变化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特性,让学生多看图,多画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认知平面以及立体状态下的图形,扩展学生的想象边界,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明了的数学逻辑思维。
(六)利用翻转课堂,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翻转课堂能够精炼知识,呈现最简洁高效的知识结构。简洁的知识适合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此时仍旧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教师在知识呈现上一定要直观简洁,翻转课堂的优势一方面是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就是知识呈现的直观性。有助于小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到重点知识并加以内化。同时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还有知识的趣味性之一显著特点,因为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知识的呈现上注重了新旧知识的互动性与有趣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总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J].蔡冬华.西部素质教育,2019(09)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岳丽君.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