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陈利红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9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进度,国有企业应当对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加大重视,以创造高品质的社会保障环节。由于种种问题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对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仍存在相应的问题,导致国企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效率较低,这也就需要相关单位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改善社会化管理。本文将详细分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实践方案与思考。
关键词: 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DOI:10.12721/ccn.2024.15704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2019年,我国提出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了有序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当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现阶段,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导意见的引导下,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但是由于工作内容较为繁琐,企业及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工作推进过程中仍会出现相关的问题。为了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推行,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采取更加符合现状的措施开展工作。

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㈠相关企业缺乏重视程度,对社会化管理认知较差

虽然我国已颁发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但是部分企业仍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够重视。首先,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自有的退休人员管理场所、管理设施等都需要转交给相关部门及社区。这也就导致企业内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会面临离岗、转岗等问题,导致企业不愿进行改动其次,部分企业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职工和企业同患难共进退,职工对企业的贡献极大,不太能接受将企业退休人员交由社会进行管理。

㈡退休人员较为抵触

企业退休人员在工作时兢兢业业,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企业退休人员对企业的感情十分浓厚。然而,社会化管理需要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交由社会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导致退休人员会出现自己努力了一辈子,到头来企业却放弃了自己的错误思维。此外,退休人员还会出现怕没有人负责、企业不管不问的情况,所以退休人员较为抵触社会化管理。

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

㈠加强对退休人员的保障

在将退休人员的管理事宜交由社会相关部门后,退休人员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首先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经营风险,很可能会影响退休人员的生活。其次,交由社会相关部门负责,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医疗等各方面都能获得相应的保障,促使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更加稳定。

㈡构建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帮助巨大。首先,我国对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十分重视,确保退休人员获得相应的保障不仅能减轻国有企业的经济压力,还能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由社会与国家协同管理退休人员事宜,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㈢解决国有企业所出现的退休人员问题

在曾经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国有企业负责退休人员的统筹外生活补贴,福利待遇等,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压力。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不仅能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还能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起着一举两得的重要作用。

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实践策略

㈠加强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落实具体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推进,第一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将具体的工作流程落实到个人,此外相关企业领导也需要加强对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认知。例如:某公司为贯彻落实《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首先在公司内部召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题会议,在会议上对《指导意见》进行理解,在会议过程中,公司各领导纷纷发表自己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看法,其他员工也需要结合《指导意见》说说自己对于社会化管理有何建议。随后公司成立相关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领导机构,全权负责相关事宜。其次领导机构中还会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相关人。如:由主要领导担任人力工作组组长,并选出相关员工担任组员,负责企业内退休人员盘点、整理的事务;由次要领导担任资费调查组组长,主要负泽退休人员所耗资费、管理场所、管理设施的盘点;由分管领导担任维稳工作组组长,主要负责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统筹及维持稳定。此外,相关管理机构还应当明确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周例会制度,在每周一,每个小组需要在例会上汇报自己小组上周的工作进展以及工作问题,由管理机构协商解决相关小组出现的各类问题。第二,社会化管理领导机构需要结合《指导意见》制定相关的推进方案,确保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首先,需要明确工作目标,要坚定落实国家下发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其次,对于移交工作需要明确移交流程,包括具体的移交事项、管理服务职能移交问题、移交的范围等等。此外,社会化管理领导机构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时间进度,包括各时间段所做的措施、工作进度等等,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最后,管理机构需要建立完备的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度。按照企业规定的相关时间节点,对各项工作负责小组设定相应的任务,结合小组任务完成度进行指标考核。此外,管理机构需要加大监督力度,时刻关注各小组任务完成度,对任务进度缓慢的小组进行帮扶引导。

㈡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确保社会化管理稳步进行

在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时,相关企业需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例如相关企业抽调或聘用专业人员负责相关的调查摸底工作,首先,对企业所有退休人员的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包括退休人员的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地、实际居住地,避免出现社会管理地区错误的现象。其次,相关调查人员需要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障金发放情况、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梳理,确保移交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地较为分散、身份复杂、可能出现跨地区、跨省市的现象,相关人员需要加大排查力度,对退休人员的特殊情况做到详细了解。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与企业、社会基层单位的联系,做好需要跨地区移交的退休人员的工作。其次,调查人员还需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退休人员表格,表格中包括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特殊情况、具体户籍地、长期居住地等等。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时,调查人员需要结合调查情况详细制作,确保零误差。最后,对于有特殊问题或确实关键信息的退休人员,调查人员需要与本人进行沟通或与企业进行交流,通过本人补齐相关信息、企业认定等方式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调查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基本掌握退休人员的信息,为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㈢做好移交工作,加快移交的进度

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国有企业需要做好移交工作。具体而言,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企业需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提升移交工作的进度。企业可以结合《指导意见》中对于移交工作的指导原则,与当地政府联络,由政府牵头出台统一移交政策,以解决企业在移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移交工作。此外企业可以和政府签订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移交的具体事项以及方案,企业可以结合移交协议开展工作,促使管理主体由企业变更为当地政府。另外,针对于需要跨省市移交的退休人员,企业需要与当地政府或街道取得联系,切同办理移交手续,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第二,需要明确移交工作的规范。在开展移交工作时,企业需要结合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与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移交规范。企业则需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移交规范,开展退休人员的移交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将移交清单交付给政府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布置相关的移交工作要求。随后企业便可结合管理部门提出的移交要求进行移交程序。第三,企业与政府需要确保移交渠道的畅通。为了促进移交工作的有序进行,政府与企业需要推进退休人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以确保人员信息的有效录入。首先,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促使退休人员档案的数字化。其次,如果当地政府暂时不便接受实物档案,企业与政府需要做好备案,先将数字化档案进行转接,随后约定好实物档案的移交期限,确保移交工作稳步进行。

㈣加强对退休人员的宣传工作,确保退休人员支持社会化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当加强对退休人员的宣传工作,确保社会化管理工作得到退休人员的支持。首先,企业可以将《指导意见》中的重要思想引发成宣传手册,引导退休人员阅读观看。在宣传手册下发完毕后,企业需要指派专业人员通过一对一讲解的方式,帮助退休人员明白社会化管理的具体流程及福利,消除退休人员的担忧及顾虑。其次,企业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在讲座上为退休人员宣讲相关的国家政策,社会化管理的待遇,包括医疗、生活、费用等生活保障。最后,企业领导需要和退休人员沟通交流,让退休人员明白企业和退休人员的感情不会消失,企业还会和退休人员站在一起,消除退休人员的危机感,确保退休人员支持社会化管理工作。

㈤完善社会化管理制度,做好服务保障

地方政府需要结合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完善相应的社会化管理制度,以确保退休人员老有所依。首先,社会化管理需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退休人员的自我价值上,满足退休人员的学习需求及精神需求。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互动,要求社区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退休人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此外,对于有困难的退休人员,社区需要加强对其的帮助及关心。最后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有效的交接及整合,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根据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退休人员做好服务保障。

㈥企业需要保持对退休人员的关怀,促使社会化管理的进行

虽然企业需要将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移交给社会相关部门,但是企业还需要保持对退休人员的关怀,避免人走茶凉现象的出现。具体而言,企业在重阳节、中秋节等节假日慰问退休人员,为退休人员发放相应的福利。对于有困难或有特殊情况的退休人员,企业需要加大帮扶的力度,解决退休人员的生活问题。其次企业还可加强与退休人员的沟通,及时向退休人员宣讲企业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方向,让退休人员明白虽然企业不负责相关的管理工作,但是企业的心仍然与退休人员连接在一起。最后,在政府管理服务有欠缺的地方,企业需要帮助政府进行管理,促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让退休人员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关怀。

总而言之,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项目,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都应当加强对社会化管理的重视,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及归属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1]任坚强,陈鹏,杨卫卫.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文明,2022(10):122-123.

[2]陈长春.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4):57-58.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2438.

[3]乔雅红.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1):138-139.

[4]孟旭.关于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军转民,2020(04):58-60.

[5]陈新,谢燕.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经济师,2013(04):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