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造口护理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覃玲 陈利华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445400

摘要: 目的 分析造口护理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造口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各项评分在干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造口护理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 造口护理教育;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4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肿瘤位置特殊,许多患者在手术中需要进行造口手术,即在腹壁上开一个人工肛门,用于排泄粪便。造口手术虽然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也带来了许多术后护理问题。造口患者需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挑战,如造口护理、感染预防、心理调整等。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许多患者在术后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将通过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护理教育干预,评估其在造口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心理调整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造口护理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知识教育

基础知识教育是造口护理教育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造口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和示范,使患者全面了解造口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术后的生活。患者需要了解造口的基本原理、功能和重要性,以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教育内容包括造口的结构、作用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造口的类型主要包括结肠造口和回肠造口。结肠造口是指将结肠的一部分引出腹壁,形成一个排泄口,通常位于腹部左侧;回肠造口则是将回肠的一部分引出腹壁,排泄口通常位于腹部右侧。两者在护理和管理上有一定的差异,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教育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图文资料、模型演示和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造口的特点和护理要点[1]

(2)日常护理技能培训

造口清洁与更换是造口护理的基本环节。首先,患者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品,如温水、柔软的毛巾、造口袋和造口粉、保护膜等。在清洁过程中,患者应当轻柔地将旧造口袋取下,注意不要拉扯造口周围的皮肤。使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造口及其周围的皮肤,确保清洁干净,避免残留物引起感染。更换造口袋时,患者需要根据造口的类型和排泄物的性状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根据造口的大小在造口底盘裁剪合适的大小,以1mm为宜,造口粉、保护膜粘合剂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既要确保造口袋固定牢固,又要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患者应当定期检查造口袋的密封性和粘附情况,及时更换,防止泄漏和异味[2]。同时还需要教会患者行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找到并收缩盆底肌,类似于中断小便的动作,持续3-5秒,然后放松3-5秒。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患者仰卧,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地面,抬高臀部,同时收紧盆底肌,保持5秒钟,重复10次。通过系统的盆底肌训练,患者能够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助于控制排便,减少漏便等不适症状。

(3)心理支持与辅导

造口手术不仅对患者的身体产生重大影响,还对其心理健康带来挑战。造口手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心理上的困扰,如焦虑、抑郁、羞耻和孤独感等。心理调整与应对策略的教育旨在帮助患者理解和接纳自身的变化,培养积极的心态。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困惑,缓解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解释造口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教授患者一些心理应对技巧,如放松训练、正念冥想和积极自我暗示等,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和乐观。此外,分享成功康复案例,让患者看到积极的榜样,从中获得鼓励和力量。

1.3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估。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造口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各项评分在干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1。

表1:自我护理能力对比表1.png

3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各项评分,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造口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造口护理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观察组患者在造口知识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这得益于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使患者对造口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3]。造口手术后,患者常常会产生自卑和孤独感,影响其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支持与辅导,患者学会了如何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心理调整与应对策略的培训,帮助患者缓解了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了自我认同感和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提升是观察组患者另一大显著变化。通过日常护理技能培训,患者掌握了造口清洁与更换、预防感染和皮肤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本研究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造口护理教育,制定系统的教育计划和操作指南,帮助更多直肠癌造口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顺利渡过术后康复期。

参考文献:

[1]周丹. 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18 (S1): 250-252.

[2]徐雅灵, 费卫珠, 高丽英, 朱星波. 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21, 37 (08): 748-750+756.

[3]赵娜. 预警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 (14):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