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麻醉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相关方面的教育,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其内容包括:麻醉前的准备、麻醉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麻醉术后的康复。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麻醉护理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已愈来愈多。通过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和开发手机应用,使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变得更加方便和有效。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有关麻醉护理的信息知识,并能与医护人员进行即时沟通,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普及效果。
一、互联网技术在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一)麻醉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入与拓展。以多媒体、在线互动等网络形式为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系统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经验。在此背景下,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在线平台,患者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如麻醉前的准备、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另外,通过视频教学与在线模拟技术,使患者能够掌握自我监控、康复训练等实际操作技巧,进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此外,互联网技术还能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利用在线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在麻醉时的焦虑、害怕等情绪,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同时,即时通信功能也方便了患者和医生、医护人员的交流,促进了医生、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互联网在麻醉护理健康教育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互联网技术对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于网络特有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使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覆盖面极大地拓宽。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地点获得全面、系统的麻醉护理知识。其次,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实时性,为麻醉护理学的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学习途径。通过在线交互和实时反馈,患者能够及时地与医务人员沟通、回答问题、共享经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对麻醉护理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成为可能。通过对患者的个人资料及学习需求的采集与分析,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为他们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最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使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方法,使患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手术熟练度的目的。
二、“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式
(一)常规通信软件
通过传统通信软件和社会媒体等手段对拟麻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互联网上最基本的干预手段。国内主要使用 QQ和微信,研究人员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微信等平台,根据麻醉手术的不同时期,定时推送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并进行线上解答。此外,我国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型,通过对患者开展全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在线沟通,探讨微信平台应用于全麻外科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常规通信软件相对于口头宣传和书面材料而言,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患者及家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浏览,加深记忆,而且具有投入成本低、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移动医疗APP
与常规通信软件相比,时下流行的移动医疗APP更具针对性。当前,“draw MD” APP已经在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帮助家长开展手术前麻醉护理的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提升家长的满意度。目前,“眼科 AI服务”机器人中已安装了微信小程序,患者及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跳转到对应的页面,并进行提问和互动沟通,并被证明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麻醉知识知晓率及术前准备。此外,利用互联网开发的移动医学APP可以有效地缓解儿童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绪。相对于简单的 QQ和微信,麻醉护理可以利用 APP对即将麻醉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并且可以在后台进行数据采集,对常见的问题以及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进行分析,从而对未来的功能进行改进,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医疗平台
目前,很多医院都将麻醉知识发布在各大网站上,并将其作为麻醉知识的网站提供给患者。利用智慧医疗大数据平台,对术中的全程智能健康教育,实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现术前教育与医患之间的互动,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术后管理。此外,通过云平台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围术期患者的教育及术后随访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当前,该专业平台充分发挥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丰富的健康宣教,推动了多学科合作的发展。
三、“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一)提高相关知识掌握度,完善术前准备工作
在麻醉护理过程中,病患及其家人在面临不确定与抽象之麻醉程序时,有较强的医疗健康知识需求。而常规的麻醉护理健康教育是由病房护士来完成的,因为宣教者的宣教时间很短,宣教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再加上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病情和环境的改变,经常存在着信息接收不完整、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很容易发生信息记忆遗漏、信息误解等问题,这对麻醉术前准备不利,从而也会影响到麻醉手术的成功。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视觉辅助手段。“互联网+”下的麻醉护理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经过反复的浏览、对比记忆,可以让患者的相关知识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麻醉术前准备,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麻醉配合程度
由于疾病事件和术后康复的不确定性,准麻醉患者普遍存在术前焦虑、恐惧,以及不愿意配合等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们前期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发现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目前,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椎管内麻醉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互联网+”麻醉护理知识的反复观看,理解和掌握麻醉姿势,主动与麻醉医生进行合作,可以节省患者在术中讲解麻醉体位的时间,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三)线上答疑与评价,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健康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健康教育以其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信息内容,深受患者们的青睐。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患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知识,能够为那些行动不便或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较大的便利。互联网健康教育可以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信息,患者也更愿意接受。他们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平台,自由浏览各种健康资讯,学习各种健康知识,并且线上答疑可以消除患者的疑惑,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在对麻醉护理进行口头教育时,因其工作强度较大,多数教育者只是单向地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没有对其进行评价。医护人员通过网络可以实时地了解患者所关注和疑虑的问题。从患者角度出发,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健康知识掌握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促进多学科协作,提升医疗和护理质量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就是由麻醉医师、病房护士或手术室护士在术前针对各自的工作内容,分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够系统和全面。通过创建一些与“麻醉”相关的微信公众号,由麻醉医生、麻醉护理、手术室访视、消化门诊、内镜护士等为代表的多学科合作队伍,对普外手术患者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术前健康宣教,有效地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迅速发展。从麻醉复苏室出来后,患者的后续护理和术后疼痛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复杂的课题任务。在此期间,医生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患者能顺利地度过恢复期。一旦患者在手术中遇到紧急情况,通过互联网平台,麻醉科医生可以快速地对患者进行远程指导。通过互联网平台,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历、生命体征、手术后的康复等信息进行实时的了解,从而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做出全面的评价。并能通过网络与患者进行交流,掌握患者的疼痛、不适等情况,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援助与安慰。通过互联网指导,麻醉医生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将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等内容发送给患者,能够使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康复。同时,医生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会诊,与其他科室的专家一起探讨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五)节省医疗资源和成本,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互联网+”对麻醉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大幅缩短患者术前和术后访视的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并能降低宣传材料的数量,节约费用。传统的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在手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口头宣传和发放材料,工作内容重复、效率低下。随着外科手术量的日益增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麻醉护理健康教育得以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借助网络通信技术的强大力量,医护人员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定期推送专业的健康知识,让患者及其家人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互联网平台为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为密切。患者不用去医院,就可以在网上提问,省去了很多麻烦。同时,医生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地得到患者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此一即时的互动方式,不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更增加其对医生及护士的信赖。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时空,可以更好地关注患者的医疗问题,并为其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这样的线上沟通,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医疗服务更有效率,更人性化。通过线上沟通,既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又能加强其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给麻醉护理的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知识更快、更广地传播开来,而其互动性、实时性的特征也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护理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互联网也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具体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麻醉护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这将会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更扎实、更全面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徐娇. 麻醉手术科护士在围手术期对应用镇痛泵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J]. 糖尿病之友,2023(6):156-157,159.
[2]梁艳,赵杰刚,杨惠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麻护理教育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3):286-292.
[3]郭隔. 基于多媒体的视频形象化健康教育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疼痛恐惧程度及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3,47(10):1230-1232.
[4]韩晓娟,王斌全,田首元,等. 围术期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6):4357-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