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当前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手段。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的教学改革,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实践提供参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做出贡献。
1 课程思政理念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契合性
1.1 课程思政理念的内涵与目标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过程,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目标在于将育人元素无缝嵌入学科教学之中,避免传统思政课程“单一说教”带来的效果不足问题。课程思政理念注重教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旨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
1.2 工商管理专业课的特点与育人需求
工商管理专业课主要涵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由于课程涉及到企业伦理、社会责任、团队协作等内容,因此具有很强的育人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例如,市场营销课程中涉及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企业行为背后的伦理责任与社会影响。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管理素质和社会意识。
1.3 工商管理专业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工商管理专业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的共通性上。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本身涵盖了许多涉及企业道德、社会责任、员工权益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市场营销课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财务管理课可以引入财务诚信教育,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通过这些内容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深入理解企业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课程中,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
2.1 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专业目标结合。通过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教学目标不仅应限于让学生掌握招聘、培训等基本知识,还应加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及责任感的目标。这样一来,课程目标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
2.2 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每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中。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讨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责任。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企业营销策略,还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影响。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融入财务诚信和企业伦理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道德责任。此外,教师可以设置课堂讨论和辩论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从而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通过这种有机整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工商管理类课程内容丰富多样,适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例如,小组讨论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伦理的讨论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分析同样是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尤其是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企业在经营中的道德决策及其社会影响。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的复杂性,还能增强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情景模拟也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在《营销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让学生模拟企业在面对环保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等情境下的决策过程,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这种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信息化手段也可以用于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在线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参与到思政内容的学习中。同时,通过在线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职业伦理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 课程思政教育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中的实践探索
3.1 实践教学案例设计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选取了某知名企业的战略转型过程作为教学素材。案例内容包括企业在市场变化下如何制定转型战略,如何平衡利润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教学案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企业的背景和转型动因,包括市场变化、政策环境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接着,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负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战略转型的决策过程,例如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员工福利等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还深刻理解了企业在实践中面临的多重挑战。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组织了全班的讨论环节,让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对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评价。通过这种互动形式,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表达和分析能力,还在相互交流中深化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最终的课堂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生动有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战略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在经营中的社会责任。
3.2 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思政实践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工商管理类专业还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思政实践。某次实践中,学校与一家本地知名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基地,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落实环保政策和员工权益保护措施。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的交流,学生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此外,学校还邀请企业高管来到课堂,分享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例如在环保、员工权益保护以及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具体实践。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在实际经营中的重要性。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职业观和社会责任感。
3.3 学生反馈与实践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课程思政实践的效果,教师设计了一份详细的反馈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政融入效果的评价。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将企业案例和校企合作融入课程的方式表示认可,认为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通过课堂讨论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在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变化情况。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他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并意识到未来在职业生涯中要时刻考虑到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总体来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提升,也在思想意识上得到了深刻的启发。
4 教学改革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4.1 课程思政融入的现实挑战
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跨学科整合能力,但目前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还存在欠缺。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能力,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许多教师的思政融入能力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这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此外,工商管理类课程内容相对复杂,涵盖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保证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点。
4.2 教师队伍建设与支持体系的完善
要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在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并熟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此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包括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等,帮助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设立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课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未来方向
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此外,应加强思政内容的案例化和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未来的教学改革还可以引入更多的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5 结论
通过对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改革,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支持体系的完善。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但只要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课程思政必将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李静.“大思政”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统筹[J].经济师,2024,(03):209-211.
[2]赵娅.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对外经贸,2023,(10):98-100+122.
[3]陈伟兰,王天一.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8):97.
[4]胡阳.工商管理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2):81.
[5]徐全忠,李圆方,刘华.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价值取向、重点维度与建设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06):34-37.DOI:10.13895/j.cnki.jimufe.2022.06.031.
课题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部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21002206120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