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刍议

王晓音 郑先格 宋银朵 高磊 张培培

安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衡水,053600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的同时,对生态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所以,要想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在养殖技术上进行创新,同时还要注意环保。在这一进程中,必须确立“绿色”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引导,推行“无公害”养殖。目前,国内不少农村已开始重视生态生猪的饲养,并在实践中运用了相应的技术。随着养殖观念的不断更新,养殖技术也随之更新,生态生猪养殖技术的运用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养殖户将此技术运用于生态猪养殖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使养殖业在产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策略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0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生态猪养殖的作用

生态养猪的功能是环保。“生态养猪”强调了如何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垃圾处理、氮、磷等环境问题的科学治理与控制,降低水、土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降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发展生态养猪有利于提高家畜的生活质量。生态猪只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技术,它注重为猪只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让它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性能,降低应激,降低疾病发病率。养殖场在保证空间、温度、通风及饮水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饲料供给,满足猪的生理与行为需要,提升其健康水平与福利水平。同时,采用生态养猪技术,对生产安全、高质量的猪肉制品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生态养猪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猪疫病的发病率,增强生猪的免疫功能。与此同时,猪只在饲料中添加了营养成分平衡的成分,没有添加任何的激素、抗生素等化学成分,从而保证了猪肉制品的健康、安全和营养价值,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安全与健康的要求。目前,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猪的培育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近年来,在生态猪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智能饲养管理系统、精确饲养、健康监控等,从而提升了养猪的生产效率和养猪的管理水平。同时,将生态养猪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农业体系,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分析生态猪养殖技术

2.1引入遗传改良技术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生态猪种培育,以期实现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通过从国内外引进优质种猪,并通过与当地有较好适应性的当地品种杂交,达到育种目的。猪种的遗传改良一般以改善生长速率,改善肉质品质,增强抗病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为目的。中国生态猪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猪种进行合理的基因改造,以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采用清洁技术

生态养猪场通常建在通风,排水良好,光线充足,地势高的位置。洁净技术是指利用节能的装置与流程,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些方法提倡对资源进行永续利用,如循环再用,废弃物变成资源,以达到降低资源浪费的目的。在农业方面,清洁技术强调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如有机农业、生态养猪及水处理等。

洁净科技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为商业,政府,社会,以更加可持续的,对环保方法来应对日益增加的需要。在全球变暖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发与应用清洁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3阐述生态猪养殖发展

3.1打造高质量生态养猪环境

首先,进行生态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养殖人员承担起责任,将生态环保饲养环境塑造出来,保证猪舍清洁卫生。对于猪舍的选择过程中,要与居民住户以及工厂的距离尽量远,保证猪舍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充足的水源。

其次,日常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还要定期清扫猪舍以及周围环境,将消毒工作做到位。现在的生态猪多不再集中养殖,而是采取散养方式,猪群的自由性很大,所以要积极清理猪舍和粪便,同时还要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回收再利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将沼气池构建起来,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粪便,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利用沼气池对粪便进行分解,经过技术处理之后使其成为有机肥,如此可以避免防止粪便污染环境,粪便还可以高效利用。

最后,养殖人员要定期对环境消毒处理,特别是处于高发病期,消毒频率就要有所增加,同时还要增加次数,如果有外来人员以及车辆需要进入到养猪场中,要经过全面消毒处理,避免病菌被带到生态猪养殖场中。

3.2合理应用生态环保饲养方式

首先,在养殖生态猪的时候应用天然绿色植物,饲养过程中还要将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猪身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融入其中,使得生态猪有很强的抵抗力,自身免疫力有所提高,由此使得猪肉质量有保证,避免生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疾病。养殖人员对喂猪的草料要高度重视,要在干净的区域获取草料,避免对生态猪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后果,更好防止产生亚硝酸盐中毒的问题。

其次,在进行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还要认识到饲料中很有可能残留有农药,导致生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健康。如果条件允许,生态猪养殖场最好将属于自己的草料场建立起来,自主生产饲料,也可以与正规的厂家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饲料定期供应。另外,从饮用水源角度而言,养殖人员对于饮用水质量严格控制,还可以在其中放入适当的盐,经过杀菌之后,生态猪养殖体质有所提升。鉴于饮用水中很有可能幼虫,还需要定期处理,做好杀虫工作,一些寄生虫很难消除,通过饮用水就可以进入到生态猪身体当中,所以,就需要饲养人员采用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并实施必要的杀虫处理,使得饮用水有较高的品质。

3.3加强生态养猪的防病工作

首先,给生态猪接种疫苗,以降低疾病发生率。当引进生态猪新品种的时候,不能放在一起混合饲养,而是要对新品种隔离之后认真观察,保证没有疾病之后才能放在一起饲养。

其次,养殖人员要树立猪病防范意识,如果发现生态猪已经患有疾病或者产生某种疾病的症状,就要及时隔离,请专业兽医现场治疗,具有针对性地采取药物治疗措施,避免盲目治疗或者治疗过于随意。治疗生态猪的过程中,以中草药为主,保证治疗适度,防止产生滥用药物的问题。

最后,如果猪患有传染性疾病,要向有关防疫部门及时上报,将各项防疫工作做到位,防止猪病形成群体性扩散趋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猪养殖技术将为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可溯源与质量保障、技术与数字化应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与健康意识、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机会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完善,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优质的猪肉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促进生态养猪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是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房新华.关于生态猪养殖技术与养殖模式探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09):52-53.

[2]张子兰.分析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方向[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9):182.

[3]毛瑞学.关于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向[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