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文练笔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通过随文练习写作,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文练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挖掘其独特价值,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随文练笔”策略的价值
随文练笔是一种融合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即时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文练笔的形式多样,包括仿写、续写、改写等,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同时,随文练笔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一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如下:
第一,“随文练笔”是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将所读内容转化为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转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写作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模仿与创新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随文练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语言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内容,从而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同时,通过写作,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1]。第三,“随文练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与课文相关或延伸的作品,这种创作过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更是对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抒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随文练笔”的策略
(一)依托教材,挖掘随文练笔的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理解文学、培养审美的重要载体。在随文练笔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心挑选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富有启发性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在选定课文后,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写作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这些写作点可能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修辞手法方面,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并鼓励他们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运用比喻手法来刻画其外貌特征;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可以运用排比手法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在表达方式方面,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均有体现[2]。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途,并鼓励他们根据不同的写作需求灵活运用。例如,在写一篇游记时,可以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再现游览过程;在写一篇议论文时,则可以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课文的结构布局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等,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模仿并且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当教师让学生们书写说明文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来清晰地阐述事物的特点和用途;在写一篇记叙文时,则可以采用递进结构来逐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结合阅读,开展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活动
1.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写作灵感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写作灵感的关键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点燃他们内心的创作火花。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可以提出诸如“诸葛亮为何能成功借到箭?”“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性格差异对故事发展有何影响?”等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种思考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随后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阅读材料中的情感元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感受她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并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模仿是创作的起点,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从而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通过详细讲解和示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效果,并在随后的写作中加以尝试。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如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绘山水的美丽和生动。随后,学生可以模仿这些手法,尝试描写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色或城市风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结构布局和情节安排[3]。例如,在教授《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了解如何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随后,学生可以模仿这种结构布局和情节安排,尝试创作一个具有完整情节和鲜明人物形象的故事。
在鼓励学生模仿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表达。模仿是学习的起点,但不应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随文练笔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续写、改写、评论等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评论与感想练习
1.深度挖掘,评论课文中的观点与人物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思想火花的凝结,其中蕴含的观点与人物塑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评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剖析。这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能够洞察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下社会的启示。对于人物的评论,则应侧重于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行为动机及其演变过程。学生需关注人物在故事中的发展轨迹,理解其行为背后的逻辑与情感驱动,进而探讨这些人物如何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观察与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人物的行为、决策及其结果进行评价,从而深化对人物性格及人性复杂性的认识。
2.情感共鸣,表达个人感想与看法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与看法,是评论与感想练习的另一重要方面。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信息传递,更要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中汲取情感力量,形成个人的情感反应与价值判断。教师应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是赞同还是质疑,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倾听[4]。在表达感想时,学生应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辅以具体的文本证据来支撑其论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此外,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对课文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反思。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及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应珍视这种多样性,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丰富多样的表达,使课堂成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的舞台。在评论与感想练习中,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这包括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选用恰当的词汇与句式、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等。通过持续的练习与反馈,学生将逐渐掌握这些技能,使他们的评论与感想更加生动、有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当中实施“随文练笔”策略,学生们不仅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了共鸣,更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它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逻辑与创新精神。展望未来,“随文练笔”策略将继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J].小学教育,2020(3):46.
[2] 余珍珍.随文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教学策略,2022(24):38-40.
[3] 蔡慧君.论随文练笔驱动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黑河教育,2019(5):41-42.
[4] 章瑜.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运用[J].教学时空,2021(2):81-82.
作者简介:申忠会(1986.11—),男,汉族,山西太原,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