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研究

王鑫林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省大连市,116028

摘要: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工程实践的日益复杂化,高校工程教育不仅需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积累,更需强化其工程伦理意识与责任感。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深入探讨了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的现状、挑战与改革路径。通过构建融合思政教育元素的工程伦理课程体系,本文旨在提升学生的伦理素养,培养其成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本文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工程伦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为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程活动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系列工程伦理失范事件频发,凸显了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紧迫性。高校作为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1]。本文聚焦于高校工程伦理教学,探讨如何在课程思政新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单一化

当前,部分高校工程伦理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化问题不容忽视。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过于倚重抽象的理论框架与原则,而轻视了对具体实践问题的深度探讨。课程设计往往围绕伦理学说教,忽略了对实际工程伦理案例的详细解读与分析,这包括对历史和近期的伦理争议事件、跨文化工程项目的伦理挑战,以及不同社会和法律环境下的伦理冲突等。因此,学生在接触和处理论概念的同时,缺乏对工程伦理在现实情境中的运用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的能力。在面对如环境影响、公平分配、技术风险等复杂工程伦理问题时,学生可能因缺乏实践视角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显得无所适从,无法迅速、妥善地分析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2 教学方法传统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讲授法与讨论法,虽能传递基础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伦理原则的初步认知,但往往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激发深层思考方面效果有限。在工程伦理教学中,单纯依赖传统的讲授和讨论已无法满足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实践智慧的新时代工程师的需求。为解决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应当拓宽教学资源,引入实际工程项目中的伦理挑战,比如技术标准、决策困境、利益冲突等多元化议题,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程场景中,以提升他们对伦理原则的深度理解和实际应用。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决策等互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审视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敏感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结合小组项目、实地考察、工作坊和研讨会等混合式学习,以提高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工程伦理,确保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主动践行正确的伦理行为。

1.3 评价体系片面化

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对学生的伦理素养、价值判断及实际行为选择的评价相对欠缺。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评估,特别是在工程伦理教育的背景下,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意识、伦理决策能力和实践智慧的考量。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应兼顾知识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双重评估,以准确反映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所展现的伦理素养。忽视这些方面,意味着可能错失了对学生在复杂伦理情境中思考、决策与行动能力的锻炼,这在工程领域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工程师在未来工作中是否能做出符合社会期待和行业规范的决策[2]。因此,重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以期充分激发和衡量学生在面对伦理困境时展现出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伦理问题时展现的决断力。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价机制应包括对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团队协作能力、跨文化交流和领导力的考察,这些软技能在工程伦理教学中同样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思政在工程伦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教师应深入探究工程伦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诸如爱国主义、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法治观念,力求将这些核心价值观念自然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研究、模拟练习、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洞察力和处理复杂情境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或当前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展示工程师如何在项目实践中践行爱国精神,将个人职业生涯与国家发展大局相结合。通过构建真实或假设的工程伦理困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决策场景,促使他们理解并体验到工匠精神在追求卓越与精益求精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工程活动的社会影响,教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肩负的公共利益与人类福祉,培养其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策略,旨在让学生在专业成长的同时,铸就高尚的职业操守,确保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中的伦理挑战时,能作出明智且符合社会期望的判断与决策。

2.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性

采用混合式学习、协作探究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忱与团队精神。利用微课、在线讨论区、虚拟学习环境等数字工具,扩展课堂边界,增进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分享[3]。通过翻转课堂,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材料,课堂时间则专注于深入讨论、问题解决和应用实践,强化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项目式学习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跨学科合作,提升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实施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探讨复杂工程伦理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析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个中涉及的伦理困境,从而在实践中领悟到工程伦理的深远意义。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决策场景,使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理解各方立场,培养全面视角和公正判断。模拟法庭辩论和设计挑战,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深化对工程伦理准则的认识,于竞技中提升伦理敏感度。

借助在线协作平台,鼓励学生跨越地域限制,与全球同行交流,碰撞思想,形成跨文化的工程伦理共识。借助虚拟实验室,模拟真实工程环境,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面对和解决可能出现的伦理冲突,锻炼其在压力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同伴评审,强化学生对工程伦理原则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以上创新教学手段,工程伦理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以期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2.3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综合评价

在完善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估框架。这一体系不仅应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应深入考察其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同伴互评则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和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教师评价则基于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我们还将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我们还将引入项目评价、实践评价、口头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也将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领导力、创新思维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发展潜力。

通过这样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我们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更培养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

三、课程思政在工程伦理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3.1 案例一:绿色建筑课程中的伦理教育

在某高校的绿色建筑课程设计中,教育者秉持课程思政理念,深度整合了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课程内容涵盖了一系列国内外绿色建筑项目,从生态友好的住宅设计到能源高效的公共建筑,旨在通过这些实例揭示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深刻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如能源效率、材料循环利用和生物气候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到,绿色建筑不仅是科技与设计的结合,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

通过对比分析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建筑成功范例,如LEED认证的建筑、零能耗建筑和生态社区,以及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案例,学生得以全面审视工程决策对生态系统、社区健康和经济可行性的复杂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并反思建筑实践中的伦理考量,强化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学生有机会直接与行业专家对话,了解他们在面对环境约束、社区需求和经济压力时如何坚守和实践工程伦理。这种互动式的、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掌握,也深化了他们对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为培养未来能够推动真正环保且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建筑专业人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案例二:人工智能伦理工作坊

某学院近期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伦理:探索智能时代的道德边界”为主题的工作坊,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对话和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工智能(AI)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挑战。工作坊邀请了业界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以及各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参与这一重要议题的研讨,旨在提升学生对AI技术本质及其社会影响的洞察。

工作坊围绕一系列互动环节展开,包括专题研讨会、小组研讨、专题演讲及互动论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分组与行业专家、学者面对面,就AI的自主性、公平性、隐私保护、责任归属以及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等关键伦理问题进行深入辩论。专家讲座环节,通过一系列主题报告,引导学生理解算法决策的潜在偏见、数据安全及透明度等议题,揭示了在快速演进的技术环境下,如何在创新与伦理之间寻找平衡。

工作坊还引入了案例研究,分析了近期引起广泛公众关注的人工智能伦理事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伦理原则,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困境。模拟实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在复杂决策中坚守伦理底线,培养他们面对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道德挑战时,能够做出明智且负责任的判断。

通过这一精心设计的工作坊,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更掌握了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坚守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面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道德困境时,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

3.3 案例三:工程伦理社会实践项目

某高校积极推动学生投身社区重建与环境保护等实地项目,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工程伦理的深远意义。学生被组织参与了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包括对老旧街区的智能更新、绿色能源设施的推广和环境保护课题的研究,这些项目旨在揭示工程决策对社会福祉的潜在影响。

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现场勘查、居民访谈、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建筑结构、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城市规划与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和谐共生。他们见证了技术进步如何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尊重和保护社区原有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在环境保护课题中,学生们参与了空气质量监测、水资源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实地研究。通过与环保机构的合作,进行河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学生认识到工程决策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的决定性作用[5]。

这些实践活动强化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他们认识到工程决策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后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理解到,作为一名工程师,他们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更要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负责。这些社会实践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和追求工程伦理的种子,从而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做出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负责任决策。

结论

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研究,对于提升学生伦理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工程伦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未来,高校应继续深化课程思政在工程伦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希瑞.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环境保护项目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 (3): 87-92.

[2] 王颖.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与环境影响评估[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 45(10): 1-6.

[3] 赵蕾. 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程伦理教育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3, (12): 81-86.

[4] 杨思露. 高校学生环保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效分析[J]. 青年研究, 2022, (7): 34-40.

[5] 孙华月.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式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 41(2): 90-96.

作者简介:王鑫林(1989.0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增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