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于2004年1月由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揭碑开园。园区面积139平方公里,由双河洞景区、温泉景区、让水景区、清溪峡景区四个景区组成。公园以双河洞为核心,兼有温泉、喀斯特峡谷、峰丛、瀑布、奇峰异石、地质构造等为辅,地表、地下岩溶地质地貌景观浑然一体的岩溶地质公园。公园以喀斯特白云岩洞穴为主体,已探明洞穴长度409.9公里,主洞口65个,支洞口164个,洞穴相对高差912米,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目前双河洞长度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双河洞共119处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19处,省级地质遗迹30处,地方级地质遗迹64处,具有很高的科普、科研、科考价值。2013年10月绥阳县人民政府引进江苏银河集团(该集团在绥阳注册十二背后旅游投资开发公司),与其正式签订协议对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市场化运行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多头管理与低效管理。机构改革前,绥阳县共有11个自然保护地,地质公园与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绥阳宽阔水省级风景名胜区、绥阳县双河溶洞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均有交叉重叠,由于保护地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保护与发展、管理与协作矛盾突出,导致管理效能低下。
(二)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展形象树品牌不足。公园对外宣传内容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宣传渠道单一,覆盖面有限,多数情况仅仅是针对国内较近市场进行宣介。同时,根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规范要求,国家级地质公园除建设通讯、通信、交通、餐饮、住宿、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外,地质博物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硬件设施之一。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至今,一直未建设地质博物馆,不能满足对外宣传和科普、科考活动等需求,世界级洞穴资源知名度、美誉度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旅游开发与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存在冲突。地质旅游的兴旺发展,一方面凸显了地质遗迹资源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得短期开发与长期保护的利益冲突加剧。地方政府重视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旅游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若规划不合理,建设不当,主管部门监管滞后,将会对地质遗迹资源造成不同程度永久性破坏,地质遗迹保护面临潜在威胁。
三、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推进改革,促进公园保护由“注重局部”向“把握整体”转变。一是保护更加全面系统。机构改革前,公园管理处由国土部门主管,日常巡查巡护主要聚焦“地下”,保护重点为溶洞内的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地上”的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则由林业部门主管,割裂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机构改革后,公园管理处由林业部门主管,日常巡查巡护从洞穴遗迹扩展到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有害生物防治、疫源疫病防控等,实现了地上地下、山水林田洞一体化保护。二是协作更加顺畅高效。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将原有的11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为7个,解决了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构建了“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的管理格局,破解了主管部门、地方利益与行政体制的分割,形成了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公园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三是区域划分更加精细准确。根据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按照地质遗迹资源珍惜程度、科学价值,将园区划分为4级保护区,分别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二)坚持多方参与,促进公园管理由“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在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监督、保护和投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公园保护管理,形成政府保护宣传、管理处独立巡查、“管理处+公司”生态环境与地质遗迹联合巡查等保护管理机制,有力推动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提档升级。一是政府主导建设。目前,公园管理处按照规划先后实施了“世界洞穴自然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科普长廊提档升级”“森林防火标识牌建设”“国际洞穴科考及能力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企业主动补充。园面积宽广且涉及不同乡镇和跨县区域,仅靠管理处人员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的巡查巡护需求。公园内的旅游开发公司有固定员工300余人,经过培训后可参与日常巡查、管理、宣教工作,成为公园保护管理的有益补充。三是社区主体参与。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广泛召开群众会,采取“干部带头说、群众主动说”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强化公园周边村寨居民的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地学科普”进校园、进村寨、进景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全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接轨国际,促进公园品牌由“国内著名”向“国际知名”转变。加强项目和经费支撑,支持公园开展关键领域和技术问题系统研究、国际交流及人才培养平台打造等工作,促进公园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一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公园于2023年9月17至26日举办了国际洞穴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双河洞由2019年的连通长度257.4公里刷新至409.9公里,纵深由665米刷新至912米,从“世界第五长洞”跃居“世界第三长洞”。同时,加强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形象塑造成效明显。二是设立重大科研课题。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承担执行科研课题,陆续在双河洞中新发现了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多处地质遗迹点。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科普项目经费,加快推进中国喀斯特洞穴地质博物馆建设,以提升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整体形象和科普文化素养。三是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双河洞独特的资源禀赋吸引了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国际知名学者前来开展研究,培育了大批洞穴生态、地质遗迹研究专业的科研人员。此外,挂牌成立中法国际洞穴探测技术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十五次中法国际SRT与洞穴测量培训班,培养包括港澳台的250余名成员,成为国内洞穴探测与研究的中坚力量。
(四)坚持产业转型,促进公园发展由“传统粗放”向“高质高效”转变。一是大力发展喀斯特自然教育。绥阳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出“六大研学基地”工作目标。其中,依托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创建了全国中小学生洞穴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基地目前开发了地质科普、自然教育、探险运动、诗歌非遗四大主题28门课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均设置了不同的体验课程,与省内以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重庆等地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二是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了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建成森林康养步道9.1公里、健康管理中心1个、中医馆1个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1个。公园的康养基地现已成为全国总工会劳模疗休养、国家电网职工疗休养、上海市公务员疗休养定点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洞穴旅游。公园建设了地下裂缝景点和双河谷景点,打造了聚合溶洞观光、溶洞娱乐、溶洞探险、溶洞科教、溶洞文化体验、温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同时,深挖绥阳诗乡文化、黔北民居、空心面制作等本地传统文化产品资源,融入到洞穴旅游开发过程中,促进喀斯特保护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交流互鉴。
(五)坚持生态为民,促进公园关系由“矛盾冲突”向“和谐共生”转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改善提升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态产业,切实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吸纳就业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公园景区有固定员工300余人,除管理人员外均为周边村民,带动270余人年均收入达5万元。二是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增收。围绕生态旅游产业链条,景区周边民宿、餐饮业快速发展。打造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村内有农家餐厅、农家旅馆52家,床位1000张。提出了文化村“旅游100+”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三是合作机制带动群众增收。创建“保护地+管理处+公司+合作社+农户”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通过管理处出台支持政策、公司提供建设标准和管理、合作社负责经营、村民入股参与的方式进行合作,为参加喀斯特自然教育的团体提供餐饮服务。
四、经验与启示
(一)规划引领,绘制绿色生态发展蓝图。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制定并严格落实公园发展管理规划,有效规范巡查保护、普及地学知识、洞穴科考、洞穴科研、监控系统、公益活动等工作,园内管理体系、旅游产业发展等得到全面加强。公园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齐抓共管、共享成果”工作思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工作路径,公园的管理效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对贵州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为我国高质量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多措并举,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多措并举,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红利。一是强化保护力度,精准保护区域划分。根据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按照地质遗迹资源珍惜程度、科学价值,将园区划分为4级保护区,精准对标保护。二是深化国际合作,在交流互鉴中进步。公园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关键领域和技术问题系统研究,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科普、科研、科考工作,提升公园科普整体形象和世界级洞穴知名度、美誉度。三是旅游产业引领,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公园深度整合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了两个4A级景区,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和升级,通过“旅游+”实现三大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四是坚持生态为民,富农增收促发展。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的理念,切实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富农增收的资本,新型的绿色生态经济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
(三)夯基固本,推进生态文明行稳致远。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殷殷嘱托,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破坏,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着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公园优质的洞、林、山、水资源,着力研发参与度高、体验感强的新业态,创新文化旅游新产品,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有机融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坚决守护百姓的一片蓝天、一方净土、一川碧水。
时代赋予贵州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排头兵,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立足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主动抢抓重大历史机遇,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绿色发展路径。随着“十四五”规划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逐步推进,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必将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2]余满晖.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
作者简介:陈天庆,1983.09,汉族,女,贵州绥阳,研究生,中共绥阳县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文化旅游与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