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在三新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方法细节进行改进,引领学生在学习期间结合新教材、新标准,打开新思路,引进新模式,促进能力思维的发展提升,提高整体学习品质和效率,实现全面成长发展。
一、三新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变革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推动下,历史教学经历了一系列深入的变革,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首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老师和学生的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核心,带动其参与深入全面学习。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教材体系、架构、课内外资源进行重构优化,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唯物史观等多个角度来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加具备模块化的特征,引领学生探寻历史知识中的底层逻辑和规律。此外,在教学方法层面,引进了新课标中的信息化技术,对当前的教学过程、细节进行优化革新,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最后,评价方式的变革也尤为明显,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推进与实施,促进当前教育体系的革新,教师将评价工作将贯穿于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全生命周期,做到过程性指导和帮助,增强课程教学的适应性。
二、三新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核心素养是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标准中所关注的核心事项。核心素养对课程教学的方向、目标进行了定义规划,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念等多个角度,对当前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革新优化。教师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体系进行重构,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架构;同时,适当补充课外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并强化主题教学,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鲜明主题的教学单元,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形成对历史知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例如,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教师可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空间性,引进时间轴、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空观念,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总之,历史教师在三新背景下需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重构现有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引进思维导图框架,将每个单元、每个课程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指标一一罗列整理,并且建立起子分支,将所对应的知识细节进行刻画展现,帮助学生从整体框架的角度,有效掌握课程知识内容。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教学单元中,教师需立足核心素养,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时空观念:在介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教师首先利用时间轴展示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历史地图,标注出各朝代的都城位置、疆域变化及重要政治事件发生的地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制度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历史意义。鼓励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
史料实证:教师选取《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中的相关记载,以及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如青铜器铭文、简牍文书等),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史料真伪,分析史料价值,通过史料实证的方法探究历史真相。
唯物史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强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土地制度的变革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之后,教师围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这一主题,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选官制度的演变与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等子单元。每个子单元下再细分具体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架构。其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每个子单元的核心素养指标(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作为中心节点,向外辐射出相应的知识细节和案例。例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子单元中,中心节点为“中央集权制度”,子分支包括“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汉朝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并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等,每个子分支下再详细列举具体制度内容、实施效果及历史意义等。
(二)引进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打造智慧历史课堂教学的硬性标准和要求,教师需引进信息技术,革新现有的历史课程教学方法,从核心素养的维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还是培养其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意识,均需要信息化资源的支持。
1.仿真虚拟
其中,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时,教师可以引进仿真虚拟系统,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在虚拟空间环境中给予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学习体验,见证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例如,在讲解“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时,教师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了一个仿真虚拟的秦朝都城咸阳场景。学生佩戴VR眼镜,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繁华的咸阳城中,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丽景象,以及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宫殿布局、官署设置等。通过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体验,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朝历史的认识,还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变迁,有效培养了历史时空观。此外,在讲解“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时,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条时间轴,标注出秦朝建立、统一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等重要时间节点。随后,利用虚拟系统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出秦朝的都城咸阳位置及重要郡县分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秦朝建立的时间线索,还对其疆域范围有了直观的认识,增强了时空观念。
2.大数据史料
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时,教师也可以引进信息技术,整合大数据史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领其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解释,获取丰富的资源信息,加深对问题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在上述单元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整合了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大量史料资源,包括古籍文献、考古发现、学术论文等。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史记》中关于秦朝政治制度的记载,并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解读。同时,教师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历史现象,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此外,在探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教师引入《新唐书》中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记载,并展示了一幅唐代官制示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观察示意图,分析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工、运作机制及其对唐朝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教师还提醒学生注意史料的来源和可靠性,培养其史料实证的能力。
3.互动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开展网络合作学习,同时也能够支持老师进行远程教学,进行探讨交流沟通,分享观点,且互相质疑和解决问题。例如,为了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等,开展了网络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并准备汇报材料。在汇报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交流,分享观点,互相质疑和解答问题。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协调者,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此外,教师还利用远程教学功能,邀请历史专家进行在线讲座和答疑,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深度。
4.碎片化学习
最后,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紧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丰富历史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引进碎片化的短视频资料概念,引导学生在空闲时间、碎片化时间进行简易化学习,抽出一分钟观看短视频,进行持续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架构。例如,教师制作了一系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短视频资料。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之内,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涵盖了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等。教师将这些视频上传至学校的学习平台或社交媒体上,供学生随时观看和学习。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并撰写学习心得或进行小组讨论,以此促进知识的持续积累和深化理解。通过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有效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革新历史教学模式,引进丰富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优化教学方法过程,结合新思想、新举措,提高历史课程教学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苑.新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2]李永芳.新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孩子天地, 2016, 000(013):P.156-157.
[3]李永芳.新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
[4]姚佳欣.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蔚倩(1996.7—),女,汉族,本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