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摭谈

刘学红

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学习出现许多问题,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有偏差,导致应用题教学效率低下。为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其愿意主动探索,逐渐提高解题能力。要想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学习兴趣及自主性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2022版新课标颁布,培养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标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主渠道。我在应用题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教学尝试,切实处理好“教学”与“发展”,“主体”与“主导”的相互关系,真正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明白,并在解决应用题中提升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各项能力,从而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高效起来。

一、加强基础教学,提高解题效率

有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很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但却忽视了题目的最终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往往造成学生题目会做但却经常做错的现象。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实际上,审题、解题、计算及检验都是做对一道应用题的必要步骤,教师不可“厚此薄彼”,加强基础教学非常重要。计算能力是从学生开始学习数学就培养的内容,有些学生在学会了之后就容易忽视一些计算上的细节问题,导致计算的准确性降低。为提起学生注意,教师要强调计算的重要性,如发现学生出现解题过程正确最后结果计算失误的情况,则给予一些惩罚,如增加计算方面的作业,引起重视并训练其计算能力。只有应用题解答的各个环节都准确无误,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的应用题解题素质才能提升。

基础是最重要的,抓好复习过渡,充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可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好知识点的连结,使所学新知化难为易。

例如,我在教学“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时,例题是这样的:有白鸡45只,黑鸡比白鸡多15只,一共有多少只鸡?为了防止旧知识的干扰,防止理解为45+15就可以解答,我出示了下面两道准备题:1.有白鸡45只,黑鸡比白鸡多15只,黑鸡有多少只?2.有白鸡45只,黑鸡60只,一共有多少只鸡?全班学生练习后指名说出各题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第2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要求“鸡的总只数”,必需知道“白鸡的只数”和“黑鸡的只数”。通过这样的训练,从而降低了坡度,化解了例题的难点。

二、加强审题训练,明晰解题思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又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在应用题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表象,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应用题的能力,借助线段图,分析思路图,写数量关系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经常让学生画一画,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写一写。从画图中理解题意,从数量关系中得出结论,从写算式中悟出解题方法。

例如:修路队要修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800米,剩下的8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学生认真读题后,让学生找出条件与问题,用着重符号把关键词、关键句标出来,或再借助画线段图,分析题意,通过直观建立数量关系的表象,让学生理解题中是把“剩下的平均分”,可根据关系式“要修的总米数-修了的米数=剩下的米数”及“剩下的米数÷天数=平均每天修的米数”,从而找到了分析数量关系的突破口,让学生理清了思路。通过这样让学生善抓关键词、句,巧妙借助图形构建数量关系的多层次审题训练,使学生思维茅塞顿开,问题得于迎刃而解,思维得到了延伸,减轻了学习应用题的心理压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强化练习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能力是理解与训练的结果,应变能力是在理解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升华。为此,对练习设计不能随随便便,见子打子,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知原理告诉我们: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知识的内化、同化、强化”三个过程。根据这一原理,我经常设计了以下层次的训练题型。

1.模拟练习。所谓模拟练习,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是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基本相同,呈现知识的情境不出现大的改变,题量不多,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学数学的成功感。

2.变式练习。所谓变式练习,就是改变所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保留其本质属性,达到概念的守恒,让学生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3.综合训练。所谓综合训练,是知识的同化过程,这种练习是新知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练习,通过该项训练,开阔了视野,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数学中的“联想”、“对比”、“转换”等各项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的能力。

4.提高性练习。所谓提高性的练习是知识的强化过程。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练习时不能采取一刀切,应避免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可设计一些提高性的练习,让“吃不饱”的上层生能从获取知识中得到满足,充分发挥他们的扩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所有这样让学生练习随知识的进展而提高,随思维深化而拓展,让学生在学数学的情境中,兴趣被引发,思维被激活,探索意识被提高,既培养了能力,又体验了创新,感受了乐趣。

四、指导检验方法,培养检验习惯

检查验算是正确解题的根本保证。检验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学中要重视检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在教学应用题时,要讲清检验的方法,强调检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以引起学生对检验的重视。如,我在教学解平均数的应用题时,可根据“平均数应在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利用估算法来检验,可很快判定解题是否正确。并举例子:某单元数学测验中第一小组的成绩是90分、95分、87分、96分、78分、100分、88分、84分,求第一小组的平均成绩。诸如还有代入法、假设法等,当然,检验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要结合具体问题,综合运用,灵活选用,力求收到检验的实效。在平时应多让学生通过检验发现和纠正错误,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检验的自觉性,不断强化检验意识,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五、强化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活跃可以促进思考,提高思考质量。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新课改强调数学学习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给他们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和启发,如教材或练习册中遇到难度较高或较为复杂的题目,可以将全班划分小组,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和暗示,促进学生的思考进程,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学生在小组讨论后最后能得出解题方法,这样既解决了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初步学会合作交流。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可以每堂课都留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分组讨论,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必定能得到提高,思维得到拓展,解题思路也会更加开阔,进而应用题教学效率会有所提升。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应用题情境,夯实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应用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唐永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速读旬刊.2014(6):36-36.

 [2]张红亮.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3):54-54.

 [3]张凯旋.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 000(005):679.        

[4]颜强.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4):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