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策略研究

邵美东

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兴起,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也突飞猛进,进而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设计环节,这将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水平应成为现代建筑企业需要重视的大事之一。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方法
DOI:10.12721/ccn.2025.1570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避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定义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工作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企业通过自身的质量识别能力,对工作中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识别、控制和解决。其根本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工程项目质量最小化,有效规避市场质量。然而,今天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能完全避免质量,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质量。人们无法合理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质量,因为无法预测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质量。质量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使在进行控制质量时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困难。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主要是成本质量,包括其自身的直接成本控制和预防,以及其资金流控制。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改变自身管理方式,将质量成本控制在最低。建筑工程设计内容不仅是整个项目创建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项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质量不仅影响工程团队对整个建筑结构的理解,也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1]。

2.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问题分析

2.1设计人员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必须由具有较高专业设计水平的人员来完成。但在一些施工项目中,由于一些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高,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熟悉,不能做到细致、规范、严谨。例如,某些建筑项目的施工图,例如系统图、大样图、剖面图不完整,有些具体问题不能从设计图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在建筑设计图纸中,由于对整体方案的描述不清楚,不能全面地体现项目的整体状况,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导致不能按时完工,也无法对整个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带来保障。

2.2建筑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建筑规划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现场人员忽视施工作业的环境条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现场施工所需的使用要求,这也是建筑工程的管道设计和消防设计还有待改进的根本原因。在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并未综合考虑地面区域及地下区域的防火隔离部分,从而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无法落实到位,而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并未严格把控建筑规划设计阶段的全过程[2]。

3.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对策

3.1进行设计审查,优化施工图示

概念设计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后,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审查,其目的是评价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设计审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估该建筑的建筑结构和抗震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果不符合相关规范,则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修改;第二,审查结构体系是否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构件设计是否切实符合施工难度和使用要求;第三,检验结构计算分析的准确性,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对各种负荷工况与组合方式进行重新审核;第四,审核构件措施的可靠性,注重细节问题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还需对施工图进行完善,针对出现的审查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并关注细节处理,以提升其指导实际施工的准确性,满足建筑结构质量要求。

3.2加强培训工作,提升设计人员综合素质

设计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工作过程,不仅需要众多设计师的密切配合,还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包括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以及在行业规范中较高的道德水准。它更多的是关于无所不知和完全保密。此外,由于设计环节的系统化管理和制造中其他环节的系统化运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设计部门必须将技术路线与管理路线进行融为一体,以资源整合的思路为导向进行对产品设计工作的统筹规划,以实现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齐头并进。所以,我们在新时代基于实际的建筑设计产业开发和工业化运作中的现实需求,从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的角度对设计人员进行专题化的培训,以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显著性提升。

3.3优化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在正式开展建设工作前,必须经建设土地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共同协商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程序。为了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不断调整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建筑行业标准设计标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科学可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案,确保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符合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并兼顾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建筑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完毕后,审图部门还需要综合考量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待确认无误后,再将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督促各施工主体积极参加图纸会审工作,共同补充、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钢结构设计、幕墙等关键的施工区域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及施工周期,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3]。

3.4提升工程设计风险应对能力

(1)工程设计转让风险存在于工程设计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程保险,二是合同转让。这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或其他单位,以避免自身出现风险问题而承担巨大损失。(2)设计风险的分散处理设计风险的分散处理意味着项目风险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分散分担。这样,每个单位所承担的风险较少,风险系数因此降低。在分散风险的处置中,甚至与工程无直接关联的单位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实现风险共同承担的效果。例如,采用联合投标的方式可以实现多个单位共同承担风险,从而避免风险因素对单一单位产生过大的影响。

3.5强化概念设计意识,建立概念设计规范

加强概念设计意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在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需要树立概念设计的应用意识,充分认识到其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价值,同时加强与相关专业人员的沟通与协作,采用整体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概念设计贯彻到整个设计中。概念结构设计规范是发展概念设计的重要保障,也是设计师应用的基本准则,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明确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将引导设计师在实践中更合理地运用概念设计开展建筑结构设计。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逐步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应用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设计工作,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施工设计,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合理,提高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传金.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5):34-35.

[2] 罗奕晓.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201.

[3]王江.建筑工程方案设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