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1】”《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在其重点任务中指出:推动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平台枢纽功能。鼓励院系组建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队或青年志愿者协会,探索班级团支部设立志愿服务委员【2】。因此,高职院校共青团应努力围绕这一方向为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资源、服务及制度上的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现实挑战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共青团应高度重视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活动。只有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形式,努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可或缺的实现途经,志愿服务活动才能成为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但因高职院校存在办学水平差异大、对志愿服务认识不全面等问题【3】,导致志愿服务在专业技术技能运用、专业服务创新发展、专业服务队伍传承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一)志愿服务中专业技术技能运用不足,缺乏协同性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重要内容,是共青团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主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普遍缺乏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的协同性。原因有二:一是专业教育第一课堂培养内容与第二课堂志愿服务具体活动关联度较低。在职业教育第一课堂活动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有较为完善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4】,但却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乏转化技能志愿活动的组织、实施及评价;二是缺乏专业技术技能融入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的相关激励政策。指导高职院校志服务活动的主要队伍多数为学校的思政学生工作老师,他们有热情、激情及亲切态度,却缺乏专业的技术技能指导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技术过硬、专业能力强并有一定的专业服务资源,却缺乏相对应的激励奖励政策,因而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二)志愿服务中专业技能活动创新不足,缺乏多元性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广以来,各级团组织都结合特色打造出了众多大学生志愿品牌项目【5】,诸如团中央、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各级志愿服务大赛,都吸引了广大高职院校青年参与进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专业技能活动的创新性不足以及缺乏多元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首先,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中的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缺乏创新性活动内容和方法。许多志愿服务项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无法迎合新时代潮流发展。长此以往,传统模式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长期下来容易使青年学生感到乏味和缺乏挑战性。其次,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中专业技能活动的多元性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志愿服务活动应该积极拓展涵盖不同层次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活动内容单一、领域狭窄的问题。
(三)志愿服务中专业服务队伍传承乏力,缺乏积极性
一方面,新一代志愿者因缺乏成熟志愿服务人员的志愿服务技能和知识,往往在刚开始参与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中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满怀激情,但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服务效果不佳或从事任务价值含量低,无法收获满足感和价值感,将逐渐失去专业志愿活动开展的参与兴趣,导致培养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基于高职院校在校年限只有三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仅有两年时间这一客观现实,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影响极大。学生本身存在一定学业压力,再加上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队伍在传承上往往缺乏明确的机制和规划。老一辈志愿者的经验和知识没有得到系统整理和有效传递,新一代志愿者难以从中受益。
三、高职院校共青团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高职院校共青团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意义,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6】。在新时代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应坚持以人为本、志愿服务精神,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积极推动将高校志愿服务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7】。
(一)立足专业特点,打好志愿实践组合拳
新形式下,青年学生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各自专业特色,并结合自身情况,以特色项目带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让青年学生感受到自身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更能培养他们以自身专业技术技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志愿服务离不开专业实践,同时专业实践可以依托志愿服务走深走实。高职院校共青团干部应在其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进包含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在内的学生日常活动与学生专业内容融合,积极鼓励专业老师努力打造“一专业一品牌”并做好激励奖励政策引导,若表现优秀可以此来换取育人工作量。例如,浙江省温州某高校的安全智能监测技术专业的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配合温州市政府部门完成了多项平安督查暗访工作,既能极大地为政府部门工作提供优秀人力资源,又能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到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人翁”精神及荣誉感,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打好志愿服务组合拳。
(二)走出校门,画好志愿服务范围圈
除在校常规志愿活动外,高职院校共青团也应积极扩大志愿服务范围,依托学院党建服务基地和大学生社区实践结对单位,与社区合作设计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专业志愿活动培训、丰富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内涵,提升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力度。如,温州某高校已与当地多个社区建立起长期志愿服务合作关系,在安全隐患排查、智慧助老助残、交通安全护卫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联合举办了“文明交通警相随,志愿服务促平安”、“安全隐患我来排,老人住安心更安”、“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双眼”等志愿活动,在汇聚先锋力量、共建幸福家园方面效果显著。
(三)群策群力,编好志愿主体同心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仅仅依靠老师和少数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高职院校共青团应积极鼓励学生调动自身能动性,在志愿服务队伍中挺膺担当。首先在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组建阶段,高职院校共青团干部就应根据各学院专业细则出台明确策划、协调和执行方案,明确领导和管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从而保障广大青年专业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高职院校共青团队伍也应及时了解青年开展志愿活动时的具体需求,根据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评价与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最后,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在“老带新”方面也应积极调动成熟学生干部积极分享经验,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及复盘总结会,组织相关部门团建活动,多沟通、多交流,保留优秀经验总结,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线上手段收集活动开展过程性材料记录,以备后用。
四、结语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8】是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希冀和期盼所在。作为育人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共青团也应在实际工作中立足于此砥砺前行。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工作过程中,应在专业技术技能运用、创新及传承方面多加重视、多方拓展、多多总结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志愿服务人才。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共青团中央.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N].中国青年报,2022-11-23(002)
[3]刘畅.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价值、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3,(04):65-69+105.
[4]伍扬.新时代共青团动员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径研究——以青年突击队为例[J].新生代,2024,(02):4-8.
[5]郑政.高职院校共青团促进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17):145-148.
[6]杨燕华.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志愿服务育人探索[J].广西教育,2024,(03):104-107.
作者简介:高富贺,199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濮阳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邮编:325016,职务: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青年思政教育,二级学院:应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