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朱鲜姣

娄底市第三中学,417000

摘要: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推进的今天,面临着空前的改革和挑战。新课标背景下,有效性是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历史学科不只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学科,它还肩负着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多重使命。所以,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既关系到学科教学是否深入,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等问题进行再审视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入手,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历史;有效性探究
DOI:10.12721/ccn.2025.157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其他方面的素养、能力,新的教育要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对教师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从课堂实际入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持续优化,以有效提高课堂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历史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高中教学阶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师指导和学生积极参与下,可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已累积起自主学习之能力和意识。所以,教师要明确地指出课堂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围绕着这些目的进行有效地学习活动,这是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此,教师可在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设置清晰的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创新的具体措施,以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以“洋务运动”教学为例,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深刻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教师要综合考虑洋务运动时间线,关键人物和其主要内容。通过围绕这几个核心内容指导学生深入探索,可以让他们逐渐了解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在明确目标的作用下,既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能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2. 注重新课高效导入

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有效地导入新课,能够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新课内容打好基础,就是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要想达到高效导入的目的,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掌握学生认知特点及心理需求,运用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又具有启发性的导入方法。比如,它能通过设置鲜活的历史情境把学生带进具体的历史时空,去领略历史的神奇;或通过设问吸引人,唤起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新课。

以“秦朝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为背景,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壮丽景色,再配合激昂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仿佛进入了那个充满波澜的历史时期。基于此,老师有感情地叙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带领学生畅想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民众生活状态。接着,教师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秦始皇怎么能做到大一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显著特征?”“这一制度给后世带来什么深远影响?”等问题。通过这一导入设计可以使学生既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秦朝历史背景,又能以极大的兴趣、明确的目标走进新课学习,达到课堂教学高效。

3. 设计高效教学问题

问题作为促进师生互动,引领学习的关键点,在新课标下同样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调整,以借助有效问题,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形成整体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教师设计提问需要注意提问的针对性并保证提问和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提问的层次性不容忽视,由浅到深的设问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历史的内核,带领学生徜徉于历史海洋之中,寻找到历史真谛。

以“俄国十月革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系列高效率的教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探索兴趣。例如:“为什么十月革命是在俄国而非别国发生?”“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何以能够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并最终走向胜利?”“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这类问题吗涉及革命的来龙去脉,进程及意义,又能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引发学生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进行不同视角的考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阅以及课堂展示,使学生能够深入探讨这类问题的回答,进而在回答过程中促进历史理解与分析。这种教学问题设计在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还能给学生历史学习带来更大的生机与深入。

4.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只重视知识灌输,忽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探索、尝试新型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资源,比如多媒体展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等,从而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与小组活动中去,以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既能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例如冷战时代的重要事件和核心人物,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然后,老师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组,为各组布置了清晰的探究任务。比如,有些团队负责探讨冷战时期美苏外交政策及演变,而另一些团队负责剖析两极格局给世界经济、政治及文化带来的变化。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支持,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讨论交流来寻求问题解答。在后续课堂上,教师需要组织各组在教室里展示交流成果,并分享各自的发现与感悟。如此一来,既能够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两极世界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又能培养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等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高效。

5. 结语

进入新时期之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课改理念的有效性,逐步对课堂导入、课堂互动、课堂问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以有效教学为载体,引领学生展开高效学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现周.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探[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07580.

[2]叶娇. 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教育与教学研究论坛(第八期)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8.DOI:10.26914/c.cnkihy.2022.055026.

[3]李玲.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出版者不详],2021:3.DOI:10.26914/c.cnkihy.2021.06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