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PDF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李丽丽

辽宁省建昌县第一初级中学,125300

摘要: 在初级中学的地理教育过程中,图像识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阅读图像也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师进行地理教育的关键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加强地理知识和图册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正确看图、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955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https://ccnpub.com/index.php/wenzhangd-2-70502

在新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下,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图像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生深化对地理知识理解、增强地理素养,并有效应用地理知识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教授正确的读图方法,通过多样化的图像资料和实践操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意义

与其他领域相比,地理的教材内容丰富而复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单纯的记忆力无法让人真正了解和掌握地理。而地图则在这门课程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地图,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在掌握了读图技巧后,学生可以自行构建和绘制地图,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地理知识,提升他们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的数字化环境里,进行地理课的授课,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也必须灵活运用诸如多媒体这样的信息科技工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教师仅能通过口头讲解和黑板写字,许多与地理相关的图像,仅仅通过铅笔描绘是无法完全呈现其真实性与明确性的。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育支持,可以创建出优秀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们可以清晰、直接地感受到这些地理图像。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同时,可以自由调整和扩展,使得学生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些场合,教师也能利用三维动态模型呈现地形图,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当讲解“中国的人口”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材呈现出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无论是直线图,或者是柱形图,都能帮助学生明确了解图像里的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并且也可以利用它作为知识的引领,涵盖了人口迅速扩张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家庭造成的各类问题。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从地图上独立研究地理知识,以提升他们的地理修养。

(二)传授学生读图方法

读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是很多学生所欠缺的。读图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讲解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更多读图的常识。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从地图中获取图例信息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读图中遇到的困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优化教学策略。比如,反复讲解难点,细致讲解经典图例等,帮助学生解开疑惑,理解地图中隐含的地理信息。教师还要制订针对性训练方案,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通过强化训练加深记忆,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此外,引导学生分析重点图形,锻炼学生读图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教师可选用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介,将地图细节进行放大处理,使地图含义更加精细化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这样一来,可以丰富学生读图经验,让学生熟练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中国人口的增长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局部放映和整体放映,将图示含义进行放大和细节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图中的知识信息,了解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和变化以及中国的人口增长规律。此外,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给学生留出自由发言和小组讨论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教学过程更加现代化和合理化,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图进行深入解读,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三)积极开展绘图训练

图对比文字似乎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地理地形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绘图训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绘图,将图形知识和文字知识联系起来,增强识图乐趣,达到提高读图能力的效果。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绘制地理图表和地形示意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授学生正确的绘图方法,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技巧,提高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绘图的基本原则,讲授绘图的基本方法,比如元素的位置关系、字里行间的距离、书写的规范和要求、文字大小原则等。绘制地图的关键是要遵循一定比例,比如绘制地形图时,地形图上一毫米距离相当于实际地理距离中的一百米、一千米甚至一万米,这就要求绘图者必须拥有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且负责。例如,《世界地图》的绘制要严格按照各大洲的位置和轮廓进行。第一步,观察各大洲,总结各大洲的特点;第二步,计算各大洲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的比例,根据比例要求绘制地图;第三步,分析各大洲的地理信息,比如矿产分布、山川位置、河流流向等,按照实际比例将其准确地标注在各大洲图形上。

三、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可以协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地理学问题,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人文修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读图的基本元素,教授学生读图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更好地将地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希蕊.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路径微探[J].中学科技,2023,(11):79-81.

[2]胡丹.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4,(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