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齐兆峰

山东广饶,257300

摘要: 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它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包括种植的精确化,养殖的智能化,病害的预警,资源的高效利用。如在农田中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水分、光强等信息,并通过 AI算法对作物长势及病虫害发生风险进行预测,实现精准施肥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这一科技驱动型农业模式对畜牧兽医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兽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智能装备操作等能力,才能满足智慧农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智慧农业;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现有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畜牧兽医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侧重于基础理论的传授,而对新兴的智能技术、数据分析和环保意识的培养相对不足。  

2构建智慧农业背景下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

2.1理论与实践并重: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需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校企合作新模式为此提供了有效路径。理论层面,学校应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修订课程体系,将最新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

实践层面,校企合作可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智慧农场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疾病诊断、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技能。例如,可以与温氏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合作,设立学生实践岗位,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不仅可以带来最新的行业实践经验,还能帮助教师队伍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向培养、就业指导等服务,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在线学习平台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尤其是在线学习平台,对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实时需求。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及时、灵活的学习资源,使从业者能够随时随地更新知识,适应智慧农业的新趋势。

此外,平台应包含模拟实操模块,模拟真实的智慧农场环境,让学习者通过模拟操作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引入互动讨论区,鼓励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可以参考Coursera等平台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集学习、讨论、反馈于一体的在线社区。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平台应定期更新课程内容,跟踪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可以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将企业实际案例融入课程,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也需要考虑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每个学员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

2.3评价机制改革:注重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更应强调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评价机制改革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忽视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新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团队协作能力为辅助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比如模拟研发一款智能养殖管理系统,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依据项目完成的质量、创新程度以及团队成员的贡献度来综合评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此外,引入企业导师和行业专家参与评价,他们能从实际工作场景出发,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团队中的协作效能。

3智慧农业与畜牧兽医人才的融合之路

3.1人才培养趋势分析

首先,技术融合成为必然,AI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在疾病预防、精准饲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IBM的Watson健康平台在畜牧业的应用,实现了对动物健康状况的智能监测。因此,教育体系需及时更新,将这些先进技术纳入课程,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其次,职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未来畜牧兽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需具备数据解析能力,以应对大数据时代海量的养殖信息。例如,通过分析养殖环境和动物行为数据,预测疾病暴发,做出科学决策。同时,培养环境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以实现绿色、高效的畜牧业发展。

再者,教师队伍的升级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应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以激发教学创新,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同时,通过教师的持续学习和研究,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践性。

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培养符合智慧农业需求的畜牧兽医人才的有效途径。例如,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智慧农场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慧农业与畜牧兽医人才的融合将更加深入,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推动我国畜牧业向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2促进产业升级的策略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产业升级的步伐。一方面,我们应鼓励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将最新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智慧畜牧业的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智慧农业研究与教育项目,同时优化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政策,激励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自我。例如,可以参考中国的"新农科建设"政策,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进修和研究机会,以适应行业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最后,行业标准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畜牧兽医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

3.3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畜牧业新生态

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畜牧业新生态。这要求我们培养的从业者不仅具备先进的科技知识,如AI和生物技术的运用,还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政策层面,政府应加大对智慧农业和绿色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及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环保标准和评价体系,引导行业向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基层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春凤.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4):168-170.

[2]王秋菊,崔一喆,王畅,张冰冰,李美鑫.畜牧兽医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性教学探索[J].科技风,2022,(2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