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效果评估

陈泽众1 张天天2

1.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人民政府,山东枣庄,277012;2.枣庄市薛城区核之缘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 本文综合评估了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并探讨了技术优化策略与实际案例。研究发现,无人机施药技术能有效提升农药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在精准度、智能化水平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挑战。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技术优化后在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显著成效。本研究为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无人机施药;小麦病虫害;精准农业;技术优化;环境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1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技术以其精准、高效的特点,有望改变传统施药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技术适应性、精准度、智能化水平、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仍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瓶颈。本研究旨在评估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一、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现状

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应用正逐渐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这种技术通过无人机携带农药进行精准喷洒,不仅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当前,我国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已在多个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精准性和高效性。通过搭载先进的导航系统和喷洒设备,无人机能够实现对作物的精准定位和农药的均匀喷洒。这种精准施药方式有效避免了农药的过量使用和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对非靶标区域的污染。此外,无人机施药的高效率也显著提升了作业速度,与传统人工施药相比,无人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喷洒作业,这对于防治突发性病虫害尤为重要。

尽管无人机施药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其在我国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无人机施药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操作经验。同时,无人机的购置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这对于部分小规模农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此外,无人机施药技术在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广无人机施药技术,我国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旨在规范无人机施药作业流程,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施药设备也在不断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农业作业需求。例如,一些新型无人机已经具备了智能避障、自动规划航线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施药的智能化水平。

二、施药技术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农药使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不足。技术适应性问题不容忽视。无人机施药技术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防治效果。然而,目前对于不同作物的施药参数和施药策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无人机施药技术的精准度和均匀性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无人机施药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精准喷洒,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风速、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农药的喷洒均匀性往往难以保证。这不仅影响了防治效果,还可能造成农药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无人机施药的精准度和均匀性是提升施药技术的关键。

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许多无人机施药设备还依赖于人工操作,缺乏自主飞行和智能决策的能力。这限制了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也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开发具有更高智能化水平的无人机施药设备,使其能够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自动调整施药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成本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虽然无人机施药技术在长期来看能够降低农药使用量和人工成本,但初期的购置成本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这对于小规模农户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降低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性,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关键。

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农田区域。因此,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安全性,是推广该技术的重要前提。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适应性、精准度、智能化水平、成本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努力,还需要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以推动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健康发展。

三、技术优化与案例分析

技术优化是提升农业无人机施药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优化飞行路径规划、喷洒系统设计以及农药配方,可以有效提高施药的均匀性和精准度。例如,采用变量喷洒技术,无人机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分布,动态调整喷洒量,实现精准施药。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药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喷洒系统设计方面,研发新型的喷洒设备,如雾化效果更好的喷头,可以提高农药的覆盖范围和附着率。同时,通过调整喷头与作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地控制药液的沉积,避免药液漂移,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此外,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也是影响施药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施药的均匀性。

案例分析是验证技术优化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施药效果,可以直观地展示技术改进的成效。例如,在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中,采用优化后的无人机施药技术,与常规施药方法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收集施药前后的作物生长数据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为技术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在技术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无人机的智能化升级。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和智能决策。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可以自动识别作物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并根据识别结果调整施药策略。这种智能化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药的精准度,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技术优化还需要考虑无人机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通过采用高效的电池技术和轻量化设计,可以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负载能力。同时,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可以进一步扩大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化与案例分析是推动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验证,可以逐步解决施药技术面临的挑战,提高施药效果,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揭示了该技术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针对技术适应性、精准度、智能化水平、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技术优化策略,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有望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实现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思远,李晓明. 农业无人机施药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0):1-8.

[2] 赵刚,孙涛. 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植物保护,2023,49(3):45-52.

[3] 周梅,吴亮. 无人机施药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估[J].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78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