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吴宙1,2 周丽青2 迟长凤1 吴彪2 孙秀俊2 刘志鸿2 赵丹2 于涛3 郑言鑫3
1.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发掘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
摘要: 为探讨近三十年来我国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对群体遗传结构产生的影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析了定殖漳州的群体、大连培育蓬莱越冬群体、荣成培育福建越冬群体及长山列岛(砣矶岛、大钦岛、南隍城岛)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259个个体730bp的COⅠ序列片段中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86~0.8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6~0.008 1。259个个体730bp的Cytb序列片段中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和32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05~0.90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7~0.0120。基于COⅠ和Cytb基因的群体间Fst值以及AMOVA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并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现行的皱纹盘鲍北鲍南养模式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二次接触,导致皱纹盘鲍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而各养殖群体中的不同选育条件则可能是造成显著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分属南北沿海的6个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评估将为我国皱纹盘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模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皱纹盘鲍;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皱纹盘鲍;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