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且发展速度快的脑出血性或者脑缺血性疾病,在急性期患者中,临床上要采取药物、手术等措施,并做好二级预防,脑卒中疾病可以在短期内造成患者死亡,其临床致残率也比较高,是我国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治速度越来越快,早期的手术与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遏制病情的恶化,提高患者的后期的生活质量[2]。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在临床上,为其提供科学的、专业的康复治疗是其康复的关键[3]。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4]。在对脑卒中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之后,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们的康复问题[5]。所以,对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女性性别比为1:1.2,平均年龄61.32±3.42岁;病程0.49±0.14月;脑卒中类型:22例脑出血,19例脑梗死。研究组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男女性别比为1:1.25,平均年龄63.79±3.34岁;病程0.47±0.12月;脑卒中类型:21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治疗,在患者处于功能障碍恢复期的时候,护士要进行神经内科的基础护理,与患者的病情状况相结合,适时地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
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1)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将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危害以及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危害以及治疗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危害、治疗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脑卒中。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全面、及时地了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和诱发因素,并根据结果进行个体化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起坚强的康复信心。(2)身体康复训练:护士每天固定时间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在严格遵循肢体关节运动的方向和范围的基础上,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护士还可以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在运动和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3)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下,可指导患者将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伸展。如果无法自行完成上述步骤,可使用消毒的纱布缠绕患者的舌头,协助患者完成上述步骤。推荐患者进行面部肌肉训练,也就是稍微抬高下巴,并在5分钟内完成磨牙咀嚼运动。现在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冷刺激、提喉训练、吸吮训练等方式来实现。在患者有轻度吞咽困难时,给予患者适当的进食姿势。在进食训练前,可让患者以坐姿或稍微前倾的姿态。要想更好的刺激咽喉,就必须给患者喂些有滋味的食物,并且要有一定的黏稠度,但不能含在口中,也不能吞咽。在运动期间,还要叮嘱患者多吃东西,多吃东西。(4)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因为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了损伤,所以很容易导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其展开语言功能训练,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张口发声,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神经功能与吞咽功能的恢复。
1.3研究指标
护理效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的康复标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6]。显效:偏瘫与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相关症状消失,NIHSS评分降低≥90%;有效:临床相关症状有一定改善,NIHSS评分降低区间在18%~89%;无效:上述临床相关症状无改善,NIHSS评分无降低或有所升高。
心理状况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9]。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22.0.0,计数资料(%)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7.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9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2.2心理状况评价
研究组护理后HAMA量表评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2.3生活质量评价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对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脑卒中后的并发症。脑梗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强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与维持,对于促进脑梗死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专业精神[10]。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我们必须承诺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复健服务,从而使他们得到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11]。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让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得到恢复,让患者原本就受到损伤的神经得到恢复,从而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是一类系统化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防止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早修复受损的神经元,还可以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疾病的再次发作[12]。康复护理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让脑卒中患者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减少患者的内在压力,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进而对疾病的治疗起到推动作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7.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93%(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量表评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它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可以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重新建立起与疾病抗争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过程的顺利开展。运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获得比常规护理模式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它既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缩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康复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病情相匹配的护理干预,一个科学、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功能练习,从而加速其康复过程。与此同时,在康复护理模式中,护士要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受到错误想法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13]。由于脑卒中是发生几率最大的一种后遗症,很多患者都会遇到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因此,护士可以利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让患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样可以给患者的家人减轻一些负担,也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14]。对脑卒中患者展开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15]。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因为暂时看不到结果就感到沮丧,要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他们带去鼓励和支持。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寇小娜,王燕,呼瑞平等.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5):91-94.
[2]王晓霞,刘丽君,王静等.基于健康信念的渐进式分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5):149-151.
[3]林芳斌,钱丹,杜艳华.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4):2183-2187.
[4]陈冲,云利娥,文荣鑫等.医护康一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后肌痉挛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14):2632-2635.
[5]陈丽辉.1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儿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0):143-145.
[6]施歌,代允义,刘春霞.康复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3,36(04):366-369.
[7]闫韦波,李靖,吴秀芳.信息化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07):1997-2000.
[8]潘翔.康复理疗结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7):112-114.
[9]刘莹,卢雅丽,裴士秀等.专科护士主导的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3,38(13):74-77.
[10]魏晋霞.综合护理与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12):142-144.
[11]刘玉群,赵井阳,林晓霞等.护士主导的运动模式在脑卒中居家康复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10):111-114.
[12]熊小云,刘强,张雪玲等.3S2E管理联合康复吞咽操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0):1881-1884.
[13]高建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3):231-233.
[14]黄坤,杨莉,赵程峰.基于Bobath理念下运动治疗结合呼吸引导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04):671-672.
[15]姚志萍,王昳丽,戴翠娴等.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02):33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