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物理作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被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性学科[1]。但当前,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一直不高,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理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多媒体教学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利用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辅助教学,不仅能扩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和知识,还能降低教学难度。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创新教学观念,抓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契机,以“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实物理课程的教学资源”为主线,寻求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强动力,也是激发学生探求物理知识欲望的前提[2]。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学科属于一门“新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万事开头难,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容易被挫伤。传统的物理教学常常以教师口述和黑板板书为主,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中,会逐渐陷入学习困境。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新知,让课堂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营造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同时,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教学更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这都能激起学生对于本课学习的兴趣,实现情境与知识的融合,达到巩固知识和深化理解的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课外知识的拓展对于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大有裨益,因此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的引入,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非常必要,也能调动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加强物理教学资源的优势聚合,声画并茂,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元素,能够将事物和现象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沉浸在物理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直接与网络连接,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课程、案例分析、实验数据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相悖[3]。要知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否则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旁观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则能有效地弥补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缺陷,教师可以随着学生的思维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能增强师生交互性,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师生共同感知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展示和交互功能,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教师也能通过随堂测验、问答互动等形式的评价,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四)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光、电、力、热等知识,而电学和力学正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但在许多物理现象的解释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能细致的观察物理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许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演示操作,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一目了然,该种教学手段也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很容易就突破教学困境,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加容易,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也学得更容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使用,取代教师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设备时,忽视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也无法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有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过分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频率,而未根据教学目的和现有设备设计,多媒体资源的呈现顺序混乱,呈现方法不科学,无法反映特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也无法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导致学生智力得不到发展。如果一堂物理课全部由教师录制的视频来完成,将课堂教学当做是放电影,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到位,师生互动性不强。
(二)随意使用,丢弃传统实验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中,切忌将多媒体技术当做课堂的装饰品,更不能当做教师的表演工具。但是,许多教师采取播放物理实验视频的方式取代实际操作,该种模拟实验虽然简单方便,但也存在随意使用的现象,丢弃传统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实验的本质,追求形式上的丰富,未认真把握多媒体技术的正确使用,学生无法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分析,只能获得这种“半经验式”的物理知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亲自体验,才能接受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动画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则会减少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容易降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激情与热爱,学生无法亲自参与到物理实验中,难以感受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三)师生互动性弱,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完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肢体行为,如提问、肢体动作等与学生互动,加强师生交流,完成教学活动。而在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课堂上,一些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一言堂”现象[4]。有的教师只关注电脑屏幕上现实的内容,只顾播放课件,而不关注学生的反应,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如此教学,看似是将多媒体技术结合其中,实则是换汤不换药,仍是另一种形式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物理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和动画作为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大的视觉媒体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学习体验[5]。借助视频和动画,可模拟各种真实的情境和丰富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这种富有互动性、娱乐性的教学形式,不仅可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对多元化物理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更多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动画和视频,创设物理情境,直观、生动地传达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各种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照片,如照镜子、水面倒影等,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共鸣,进而引入相关问题:反射发生的基本方式、光的反射定律等,继而进入本课学习,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学生感知到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中考命题均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物理情境,可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在思考和探究中获得新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研究教材中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的片段引入到教学中,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更加扎实、全面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增加课堂容量,扩展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能够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源,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让教学资源挣脱教材束缚,拓宽学生视野。因此,教师要坚持以课内主题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各种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学习课外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应用物理知识。除此之外,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简洁、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节省了板书和解释的时间,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6]。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查询牛顿生活、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向学生展示牛顿的其他发现,如角动量守恒、反射式望远镜、冷却定律等,对教学内容展开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发展。又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杠杆”一课中,教师可通过一些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利用杠杆原理的例子,如在《神话》中,易小川利用杠杆原理,举起了千斤鼎,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延伸物理课堂的宽度与深度,不断完善本学科教学资源体系,确保现有的多媒体资源与教材适配,推动学生逐渐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重要的物理概念、定理、例题等,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是扩宽学生视野、增加课堂容量的重要途径。
(三)引入多媒体设备,直观展示实验细节
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由于教学设备受到限制,教学处于教师讲解为主的状态,实验设备基本不用,要么数量有限,要么设备简陋,学生难以全部动手操作或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多数是依靠教师讲述,来学习物理。加之物理现象本身的特点限制,在一些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甚至有些内容无法进行描述,导致教学难度增加。借助多媒体技术,则能有效解决该问题。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加学生对实验步骤的了解,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物理现象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在模拟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实验器材,供学生自主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7]。另一方面,针对一些所需时间较长的物理实验,受制于课时限制无法观察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可提前利用相关软件,通过三维动画或模型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明显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和其中的物理现象。
例如,电学作为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但学生往往对电流方向等问题摸不着头脑,教学难度大。因此,教师可引入“NB物理实验”,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仿真实验,让学生通过触摸屏,便能搭建出电路图,在接通开关后,生动地呈现出电流的方向。小灯泡在电流过大时,灯丝会被烧断,小灯泡被烧毁发出嗡嗡声,看似不可触摸的“电”,便被清晰的展示在触摸屏上。又如,在九年级上册“分子动理论”教学中,针对“固体中分子也是运动的”这一理论,教材中通过将光滑的铅片、金片放在一起压紧,经过5年时间里,结果显示铅片与金片互相融合,互相嵌进1mmm。但是,这样的证明实验操作过程极难,教师和学生不可能真的等待5年时间,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此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固体分子扩散的过程,学生在虚拟实验中,直观的感受到固体分子的运动。虽然该种实验具有虚拟性,但形象性较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描述效果更好。
(四)重视课前导入,吸引学生关注
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往往对新鲜事物具有更多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物理知识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设定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前导入,展示幽默的图片及有趣的视频,进而灵活、自然得引入教学内容[8]。因此,教师在组织物理教学时,需重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通过教学资源的精心设计,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导入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的优点,以图片、视频展现物理知识,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以此顺利引入教学背景。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液体的压强”教学中,学生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各种体现“液体压强”的物理现象和内容。因此,在导入新课学习时,教师可搜集许多与生活、液体压强相关的图片,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吸引学生注意,如潜水服、拦河大坝、船闸等,然后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潜水员潜入不同深度的海中,需要更换不同的潜水服呢?拦水大坝为什么要修建成上窄下宽的造型呢?在问题驱动下,学生更容易产生探究兴趣,走进神秘的物理世界,感受物理魅力。又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一节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海市蜃楼的影像资料,学生感到十分好奇,互相交流,在积极的讨论声中,能够更加顺利地引入新课。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深入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视频、音频,实现初中物理多媒体高效教学,体现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价值。同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在线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子中.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124-126.
[2]王玉柱.新课标背景下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4,(17):124-127.
[3]刘振林.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4,(06):34-36.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6.011.
[4]张玲洁.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24,(04):132-13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4.041.
[5]张玉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4):92-94.
[6]钟延祥.多媒体技术在乡村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3,(46):65-66.
[7]吕新梅,廖志坚.交互构建生成创设灵动课堂——基于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的生成式教学案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3,40(11):100-102.DOI:10.19935/j.cnki.1004-2326.2023.11.036.
[8]包志让,姜有先.信息技术环境下虚实结合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民族中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8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