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稳步发展的今天,我国进入了网络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都依赖网络。虽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捷,但同样也导致了诸多挑战,如更多岗位需要信息技术人才,或者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需要人们有强大的辨别能力。在这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让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及技能水平。
1网络社会高职学生的主体特征
1.1网络行为泛娱乐化
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日渐普遍,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微信、QQ等软件支持不同场景的信息发送和接收,可大大降低社交成本,将原先的面对面交流转变为线上社交。正是因为如此,高职学生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同学、家长等进行线上交流。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内容具有精简、有趣,可吸引高职学生登录平台刷短视频,浏览或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淘宝、拼多多等购物平台,使人们的购物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完全能够足不出户购买商品,等待送货上门。正是因为网络社会的这些特点,高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大,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过多用在网络娱乐上,在校园里、课堂上、图书馆……,随处可见抱着手机的“低头族”,他们利用手机购物、聊天、打游戏、看直播,仅有少量的时间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
1.2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弱
网络具有开放性,每个人在网络环境中能浏览和接触各种信息,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高职学生恰好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其社会经验相对匮乏,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一旦他们接触到网络中各种错误的思想,而自身又缺乏辨别能力,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网络意识形态方面,国际敌对势力从未中断对我国的攻击,尤其是国内出现突发性事件时,网络攻击较为严重,在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虚假报道,若高职学生无法准确辨别这些信息,无形中会影响网络舆情。近年来,虽国家出台了网络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但网络创作的门槛较低,在此情况下许多用户开始加入直播,还有的用户制作各种风格的短视频。但很多内容创作者的内容向大众宣传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若相关内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事实上,高职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缺乏辨别、筛选和思考时间及能力,在接受错误思想影响后无法坚定理想信念。
1.3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高职学生接触社会较少,他们所面对的人群、所处的环境等都较为单一,在此情况下他们对周边的人、环境等缺乏防范意识。虽高职学生能享受网络社会所带来的诸多便捷,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诈骗分子带来了很多机会,网络诈骗手段多样,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深受其害。比如,利用高职学生的同情心,以熟人身份要求学生转账,或者通过虚假兼职、团购、中奖等,让学生提供短信验证码,如学生缺乏防范意识,将面临较大的财产损失。因此,网络社会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低,这是未来需注重的一大方面。
2网络社会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措施
2.1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会贯通
为在网络社会下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需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高度融合,逐步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专职、兼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队伍成员虽能发挥专业优势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这些专职与兼职人员未完全把握网络社会的特征,缺乏对学生网络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等教育。为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使学生具备网络职业素养,学校需经常性组织专题培训,并开展专业培养活动,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责任意识,且网络操作能力强的专职和兼职人才队伍,由该队伍来统筹安排网络社会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任务。当然,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网络素质教育体系,将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开设相应的课程,从根本上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一方面,需要为高职学生开设各种互联网技术学习课程,使学生认识网络、互联网等新技术,并了解技术的应用。第二,增强对高职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的引导,为学生安排各种形式化的网络实践活动,如网络技能比赛、网络文化创意活动等。
2.2加强网络责任感培养
按照网络社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感。第一,在学校需经常性组织网络法治教育,使高职学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可了解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一些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在上网时可能因不当操作而违反法律,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针对此情况,必须将网络法治教育放在关键位置,由专职教师向高职学生传授最新的网络法律法规,使他们熟悉各种法律条款,在上网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其上网行为。第二,注重网络道德教育。新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明显增强,每个网民都能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为了让高职学生在网络上理性发声,教师需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网络道德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到网络世界,主动行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三,加强网络美育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3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技能指导
网络社会到来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网络技术和工具。社会上的很多岗位都要求人员要具有网络意识,能灵活应用各种网络技术。因此,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能培训。具体来说,在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除了要保留传统的课程内容,还应该开设网络课程,向学生传授网络基本理论及技术应用等知识,让学生储备大量的网络理论及技术原理。同时,学校也需要安排一定的网络实训课程,如网页设计、编程、算法等,使学生能灵活应用网络技术。当学生应用网络技术时遇到困难,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指导,如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线上课程或者学习网站等。
2.4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面对频繁发生的网络诈骗事件,高职学生应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能够在上网时辨别虚假网站或者信息,实现安全上网和操作。为此,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时,教师需要经常性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在这些培训活动中向高职学生宣传网络安全意识。为保障培训活动的有效性,高职学校应把握网络社会下的网络风险,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培训体系,以制度形式规定网络安全培训内容、方法、责任划分等,使高职院校有关部门、专职教师依据制度要求,开展更为有效的网络安全培训活动。培训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理论讲解,还需要为高职学生安排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课程,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5提高学生的网络创新能力
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岗位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网络创作能力。全社会范围内对网络创新人才的需求较大。基于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开展网络创新教育,开设专题课程并安排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创新能力,能在进入岗位后熟练应用网络技术或工具,改变工作方式。为提高学生的网络创新能力,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能参与和应用各种网络技术,如学生在有机会的情况下需参与各种“互联网+”项目。当然,高职院校应与网络龙头企业等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展开研究,使学生参与到其中,体验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另外,学生也可借助网络环境或平台来进行数字创作。部分高职学生如有创意性点子,可以用抖音、小红书等进行创作、分享,逐步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个人IP。或者高职学生也可创造微视频、微文学,将作品上传到个人账号。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创作,如学校可搭建文化宣传平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来创作短视频或者文字作品。
2.6实现家校协同共育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为打造规范且有序的网络环境,国家陆续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各主体都应该为保障维护网络环境的秩序性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职业院校应关注国家针对网络秩序、使用等出台的法律法规、工作办法,积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高职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时,学校与家长应构建协同共育机制,清晰划分各自的责任,由学校作为主导,家长负责监督。根据大量的经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文化素养、家教理念、情感态度与方法等都影响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若家长未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是一味地限制学生上网,将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反而越来越迷恋网络。因此,家长需积极与教师沟通,转变教育方式,使高职学生意识到网络带来的利与弊。对于每个家长而言,其需要具备网络素养,并对网络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如此,方能与孩子平等对话,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孩子辨别网络信息,并教会他们应用网络的方式。根据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模式方面,互喻式学习对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相对有效,此方式就是要鼓励家长在家里要与孩子互动,共同学习,此过程中不仅能让家长掌握更多的网络知识,也可以构建相对稳定的亲子关系;家长也需要在微信群与其他家长学习,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家长还需要利用其他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总之,在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每个家长都需要参与进来,并且要具有自律意识,保持语言和行动上的一致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网络规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7整合课程内容与实际技能需求
为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及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合理,需要专业人员抓住网络社会的特征及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与实际技能需求,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网络社会需要他们具有极高的网络素养,成长为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培训需结合实际工作场景与市场需求,以保障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专业技能水准。比如许多高职院校开设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以后,应该能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网页。教学之前,教师需提前与当地的多个企业联系,了解这些企业对网页设计的具体要求。在获取了需求信息后,教师需调整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对接,增加响应式网页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开展专题实训,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课堂或者课下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小组任务,使组内学生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使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使设计的网页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并让专家来评价学生的网页设计作品,使学生在与专家的交流中积累经验。在上述教学活动下学生能有所收获,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规范,熟悉相应的技术应用。当课程结束后,学校应与企业对接,对于企业比较满意的网页作品,企业可投入使用,通过此种方式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能将课程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
2.8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环境
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较多,各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等存在显著区别。为在网络社会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需考虑专业和课程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选择了项目学习法。教师提前调研高职院校所在地的IT企业情况,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需要为某一企业设计计算机网络布线、维护等方案。在这些项目任务下,需要学生灵活应用课堂知识,但因为企业常常有特殊需求,需要学生在应用教材知识时应灵活变通。教学期间,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设计内容,教师需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若学生在完成项目设计任务时遇到问题,教师需为学生指明方向,给出指导意见。如网络布线项目中,学生应获取企业的办公环境图纸,从实际需求出发来进行布线、调试。一旦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小组学生应各自发表意见,在相互讨论中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如讨论结果不尽如人意,可与教师沟通,确定可行措施。通过这种实践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学生在参与项目时能灵活利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并在遇到问题时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在技术层面、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都有所收获。总之,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需结合课程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创设良好的实践条件。
结束语:
网络社会下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上未过多关注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偏低,不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性。未来各高职院校都需要从网络社会视角出发,优化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蔡蓉萍.依托大学英语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3 (04): 9-14.
[2]姜文斌.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融通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6):73-77.
[3]范婷婷.全人教育对提高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路径的研究——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快乐阅读,2023,(11):72-74.
[4]叶晓芸.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5):51-52+58.
[5]严军花,李延宾.课程思政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1):66-68.
作者简介:
王俊杰(1973.5),男, 汉族, 辽宁盘锦人, 本科学历,讲师,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