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的探索

肖立军

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422300

摘要: 在现今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众多音乐课堂仍旧沿袭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们通常仅限于教授一首歌曲来传授单一知识点,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探讨中职音乐教育中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的探索,即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音乐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在课堂内外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并总结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中职教学;音乐教育;教学创新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同时,音乐作为能够引导人们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艺术类课程,被认为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对于教育的影响愈发受到重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更能在培养学生学科技能的时候,综合性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智力创造力等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专业化教育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关于与课程的相关技能,更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情趣,以此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开展困境

(一)教师方面

1.音乐老师的即兴能力参差不齐

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但当前,多数音乐教师对于伴奏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基础层面,由于未接受过专业的即兴伴奏培训,加之乐器(钢琴)独奏技能相对于伴奏技能略高,走向工作岗位后教师们更是缺乏接触专业培训的机会,所体现出的即兴伴奏能力十分有限,还体现在歌唱教学中高频使用多媒体来播放歌曲伴奏,这种行为虽然可以提高教学的流畅性和效果,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在即兴伴奏能力上的欠缺。

2.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关注

课堂开展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无法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加之音乐课堂的开展时间有限,课堂开展过程中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时间予以配合训练,最终导致学生的演唱与教师的互动无法完美地相互配合,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教师在平时的音乐课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致使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调性时表现出秩序混乱,影响了课堂开展效果。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兴趣不大

一堂优质的音乐课程若是想要顺利开展,学生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参与和兴趣是实现音乐课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音乐课的互动过程中,部分学生本身便对互动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独自练习或者跟着自己的节奏练习,亦或是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与教师伴奏进行配合,导致他们失去了节奏感和节奏稳定性,影响着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2.学生个体参与度较差,一定程度影响课堂效果

如果学生对音乐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没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那么他们就难以准确地跟上课堂的节奏和其余部分。其次,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老师必须兼顾课堂进度和学生的态度,这使得演奏时的伴奏效果可能不如备课时的伴奏效果。因此,个别学生的参与度可能会显得不高。加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域,每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性别、嗓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适合的音域也是不同的。而教科书中提供的歌曲可能会根据常规情况选择一个相对广泛的音域,以便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嗓音条件。但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学生,最终呈现出学生因为嗓音条件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完全适应教科书中的歌曲的状况,导致他们在演唱时出现困难或不适。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时间、精力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开展集体课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歌唱是否跟上所安排的互动活动,而对学生的语调和音高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在演唱时失去自己的声音特点,甚至出现音准问题。

(三)学校方面

虽然学校音乐课资源较为丰富,但音乐教育的资源配备情况却并不乐观。目前,学校未能有效地整合与音乐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相关活动在各个学校社团的活动中并不常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伴奏技能的发展和普及。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校方对音乐教育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练习伴奏技能的资源有限,教师的伴奏技能提高缓慢,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中职音乐课堂中“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一)基础理念:遵循美育与学生发展规律

在个体成长的视角下,审美能力的提升通常经历感知、体验和领悟三个阶段。在遵循美育规律的同时,亦需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审美创造力,进而增强其审美能力。教师需掌握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习规律,坚持“实践中学、学中实践”。依据教学目标,构建与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围绕“教授、勤练、常展示”开展教学活动。

(二)个性化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导航星”,它指引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向,确定课堂教学的发展路径。明确学生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学科特色(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在规划教学目标后,教师需全面考量学生的认知和技能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将学习到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应设定目标,学习到何种程度。不同学段的音乐教学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引领学生逐步攀登音乐的高峰。在此过程中,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讲解相辅相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三)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导入

学生的“引路人”是教师,因此教师需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学科知识,努力在书中发现多方面的价值,逐步提升自我技能,开展跨学科的“多元化”教学。课堂导入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教师主要通过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PPT展示或情境引导,让学生全面了解歌曲背景文化,进而引入音乐课堂学习,有助于形成更专注的课堂氛围。

(四)综合运用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本课所学的歌曲固然重要,但其他不同学段的教材亦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通过引入这些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选择教材时,教师不必局限于某一册或某一单元,只要符合教学需求和目标,任何音乐作品均可成为教学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音乐课程的课程教学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高度重视对音乐老师互动视唱技能的考核,从源头上建立完善的考核体制,以提高音乐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最终通过各种努力,使中职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艺术修养的舞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玲娟.多维创新视野下中职音乐教学的透视与反思[J].亚太教育,2024,(12):11-14.

[2]刘思秀.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的探索[J].戏剧之家,2024,(14):196-198.

[3]陈艳芳.中职音乐课程线上线下创新教学模式[J].亚太教育,2024,(01):90-93.

[4]张梓琦.中职音乐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与思考[C]//山西省中大教育研究院.第十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德育与美育篇.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023:3.

[5]甄红梅.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研究[J].知识文库,2023,39(1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