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

胡梅荣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通辽职业学院 028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立足现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学院通过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师范教育系根据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加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在课堂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教学等方式,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为学院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创新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有效对策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和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通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的模拟教学、实地观摩、教育实习等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探析创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教学的影响作用

(一)学前教育教学理念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适应这一变革时期,为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教育工作者[1]。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学前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自身能力的全面理解与认知,重视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进行培养。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虽发育尚未成熟,教师需充分认识儿童的天性,包含了解幼儿的好奇心与感知欲望,为幼儿建立正确认知世界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中,应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尊重其好奇心,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教师需耐心引导,确保教育内容适宜于儿童的认知水平,为幼儿的学前教育与幼小衔接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二)学前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教学的影响作用

首先,对学前课程教育目标的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不断探索和优化教育模式,对于学前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影响,创新的发展模式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上,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前课程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合理化,通过加强与幼儿园实际教学需求相对接,并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以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为依托,对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依据儿童认知的水平,调整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确保教学内容与儿童认知的真实世界和教学体验相契合。因此,新的发展模式需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根据其经验和性格特点设计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使教育更加符合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应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从而全面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再次,注重因材施教是推动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创新学前教育的理念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精神,而且能满足幼儿个性成长的特殊需求。在幼儿教育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应积极贯彻这一理念,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努力为幼儿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并接纳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加以体现。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幼儿教师为了促进幼儿的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引导幼师针对不同幼儿开展个性化的辅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因材施教方式,让所有幼儿在基础知识学习上得到均衡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认知、自理、行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对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还需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儿童个性化发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快乐成长的品质,因此说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幼儿教育阶段,构建家长与幼儿园和谐的沟通方式,建立完善的家园共育体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模式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具体实施幼儿教育环节中,高度重视与家长们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通过组织沟通融洽的语言和家园共育微信群方式,建立家园共育体系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幼儿教师做好家长与幼儿园的指导和交流工作,为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指导方案,促进家园共建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每日阅读习惯,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新时期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模式的有效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优秀师资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明确其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2]。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其教育教学能力、艺术素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路径。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中,教师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情境,构建一个以实践为核心的学习生态系统,通过幼儿园教育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学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儿童心理特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前教育行为。高职院校教师引入项目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全程参与项目规划、执行及评价,以锻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组织协调、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更加逼真、互动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旨在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具备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中增设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早期教育、幼儿园管理等相关的课程,同时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如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进一步优化与学前儿童教育相关的课程设置。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增设一系列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早期教育以及幼儿园管理密切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将全面覆盖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幼儿的生理到心理培育,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操作,旨在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知识储备力量。同时,学院为了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野,不断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课程,有助于专业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与理解儿童的教育发展需求,从而全面掌握学前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促进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学前教育模式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学习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体验模拟教学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锻炼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幼儿园工作方面的应对能力。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或项目,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随着STEM教育、全人教育等新兴教育理念的兴起,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关键。教师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时俱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教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增加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育资源,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课堂的互动教学效果[3]。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加强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了优质发展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教育理论,更强调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因此,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加强了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同时,特别增设了如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等针对性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具体实施了实践导师制,并开展了丰富的教育实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五)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活动,促进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六)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应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同时,加强社会评价和行业评价的参与,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已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采取“1+X”制度的深入研究,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幼儿的培养,采用“课政融合”教学理念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强调课程与政策、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幼儿教育人才,通过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的融合,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推动“课政融合”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入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模式,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及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等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导刊,2020, 37(12):24-28.

[2]张富洪,杨慧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职业化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2023,22(12)

:41-48.

[3]韩娟.新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2):153-156.